刀口评论:中国成功的试验高超音速飞行器,对美国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2014-01-23 10:07:35)
标签:
军事育儿 |
分类: 军事动态 |
静谧 发表于 2014-1-21 15:33
2013年世界主要兵器装备盘点:更高性能 更强威力 更广适用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1/21/ ...
高超音速飞行器
SR—72无人侦察机
填补了过剩的卫星资源与亚音速的情报收集平台之间的快速反应缺口,融合了速度、高度和隐身方面的优势,赋予了军队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2013年11月,美国高调宣传代号为SR—72的双发无人侦察机,定位是高超音速情报、监视、侦察和打击平台,其验证机将在2018年进入工程发展。SR—72可能是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要比迄今为止任何一种飞行器都接近空天飞机的概念。一旦研发成功,通过改进、改型,可成为一种替代远程打击轰炸机的未来中型轰炸机,完成一小时打遍全球的目标。
亮点一:高超音速。SR—72无人机的尺寸和航程基本与SR—71相同,但设计飞行速度却达到6倍音速,是SR—71最大飞行速度的两倍。SR—72飞到3倍音速时,敌机还有时间反应,但若达到6倍音速,对方根本来不及反应,而且6倍音速可以领先多数导弹,其生存性能超过隐身的先进亚音速或超音速飞机。
亮点二:无人隐身。从发布的SR—72想象图中,并没有看到飞行员的座舱罩,由此可以推测它是无人驾驶飞机。它在高超音速飞行时依然可以具有较好的隐身气动。一直参与SR—72研发的“臭鼬工厂”工程师利兰德说,“速度是新的隐形”,目前只有火箭动力试验机X—15才有6倍音速的飞行力。
亮点三:全球快速打击的砝码。SR—72无人侦察机除了能够弥补多数侦察机速度慢、隐身难等缺点,还能在紧急情况下代替卫星执行侦察监视任务。SR—72赋予了军队再次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一旦研发成功,不仅可以作为侦察机,而且可以通过改进、改型,能够替代正在研制中的远程打击轰炸机,加快实现美国一小时全球快速打击目标的步伐。
亮点四:技术上的先行者。SR—72的研制目前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比如机身与空气的剧烈摩擦对隐身性能的损耗等,这些探索已达到了目前世界航空制造业的顶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如果这些技术能够被突破并成型,意味着今后美国将在高速航空技术方面跨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不光此型飞机可以横空出世,而且今后类似的航空器也将会接踵而出,比如以此技术作为蓝本的新型导弹。
呵呵,不得不再次调侃一回白鬼!
SR72其实就是HTV-3X的变种,简单说就是HTV3的臭鼬版,也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一部分。SR72就是带超然冲压发动机的HTV,现在还停留在早期的试验阶段,主要是解决不了从涡喷发动机的3马赫到启动超然发动机需要的6马赫的过渡段,超然冲压发动机只有在6马赫才会启动,但是依靠涡喷发动机只能达到3马赫。
现在SR72前期的研究机FRV最早只能在2018年开始研制,注意是开始研制,而不是已经在研制。FRV设计机长18米,而SR72设计是30多米。
SR72计划在2030年才投入使用,离现在还有16年。
更重要的是美国空军对臭鼬的这个项目并不感冒,现在就是洛马在自己出钱搞,想枪个先手趁机赌一把捞一把。这个项目能不能成变数极大,就像HTV2,试验两次失败后项目已经中止,说白了就是国会不给钱了,不给钱了资本家也就失去了投机的兴趣,资本家不是美国的活雷锋。温妹说的好,美国是什么?美国就是一场交易。
其实HTV这样的项目是整个全球快速打击技术的基础的基础。
HTV-2飞行器使用优化设计的乘波体外形提高升阻比,在高超音速下的升阻比高达3-4,这个速度下传统飞船如联盟神舟只有0.2~0.3,阿波罗飞船为0.368,为了提高升阻比特意使用三角翼的航天飞机也只有1,HTV-2飞行器在高超音速下的高升阻比是它实现远距离滑翔的最根本基础。
在防热上HTV-2外部使用了低烧蚀性的碳-碳复合材料,配合一系列隔热措施确保内部的常温环境。由于高速飞行时间长而且飞行高度低,同时还要满足防热、气动和控制的一体化设计,HTV-2的防热和结构设计制造难度远远高于航天飞机更不要说普通宇宙飞船。
HTV-2的控制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虽然HTV-2的速度在再入后随着滑翔不断降低,如失败的第一次任务中再入后139秒HTV-2A速度从22马赫降低到17马赫减速很快,但纵观全程HTV-2的平均速度还是很高的。HTV-2A最初计划1363秒内进行全程5889千米距离的飞行,平均速度4.32千米/秒,末端速度也在4马赫左右。高超音速下要求更快的反应控制,更困难的是人类对高超音速下的空气动力学知之甚少,地面风洞无法有效模拟20马赫高超音速的环境,HTV-2的气动控制极具挑战性。
中国成功的试验了HTV-2这样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对美国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正如上面所说,HTV-2是极端先进的高高空飞行理论的基础,风洞可以研究,但是不能替代,而且气动设计要求极高,极佳的升阻比远超过航天飞机和联盟神州和阿波罗飞船!
说白了,打的“水漂”几漂就是几千公里。
我们说回SR72,简单说SR72是“水漂”技术与超然发动机的结合,两项技术合起来才会成功。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美国在HTV-2上的失败和由此导致项目中止,SR72在气动设计上已经成无源之水,而超然发动机又遇上3-6马赫转换的技术瓶颈,SR72真的是前途未卜。
说到这里,我们在“水漂”技术上的突破就显得尤其值得骄傲了!中国老话说的好“出水才见两腿泥”“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中国的成功会让美国在这项技术上更加找不着北。道理很简单,这样的技术都是几十年研究的成果,一旦失败,从基础理论上是最容易陷入迷茫的,什么地方出的问题要从根上找,就是我们说的“是不是胎里带的毛病”?这对美国的信心打击之大就可以想见了。
最后要说的是,中国的JF12爆轰风洞是试验超然发动机在9马赫条件下工作的研究风洞,这说明我们已经在超然发动机上有了巨大的突破。
中国如果在“水漂”和超然发动机上都成攻了,美国在全球快速打击技术上就真的落后我们很多了。什么SR72根本就是个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