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嫦娥软着陆 中国硬实力

(2013-12-21 16:03:13)
标签:

军事

财经

分类: 百家争鸣
  法国《欧洲时报》12月16日载文《嫦娥软着陆 中国硬实力》,摘要如下:

  12月14日,当你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举头望明月之时,距离地球三十八万四千多公里之外的月球绝不是古代文人笔下的寂寞广寒。那里着实热闹非凡。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怀抱”玉兔号巡视器,顺利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探测器软着陆月球的国家。正如前辈阿姆斯特朗所言,在月球上迈出的一小步象征着人类迈出一大步,这一次嫦娥和玉兔第一次将人类文明的步伐迈到了虹湾区,翻开“月球史”新页的同时,也在人类文明史留下了脚踏实地的印迹。

  回望中国航天科技的历程,真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嫦娥探月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一个环节,是建立在以长征火箭运载技术、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天宫”对接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之上的又一硕果,体现了中国人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自主研发的科技水平。所有这些过程及其成果,都实实在在地带动了中国科研、技术、制造水平的提高。

  今天嫦娥三号经过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六个阶段一系列着陆动作之时,恰恰象征着中国科技硬实力发展的提速。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和平崛起的必要条件,是使近代屈辱历史不再重演的前提。同时,中国的强大并不会给世界带来威胁,相反,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幸。这是中国和谐世界、和平共处的政治、外交理念所决定的,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深厚的“和为贵”思想为基础的。

  虽然探月工程谈不上有多少浪漫,但还是可以改用一句中国古人的话来表达中国人素有的感情:但愿人长久,“万”里共婵娟。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至少目前看来)月球也是全人类的月球。此次探月任务,虽由中国人来执行,也如以往由美国人、苏联人执行的任务一样,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它承载着人类千百年来共同的理想,带给全世界全新的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月球,看探月工程,看人类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充满善意的好奇心,而非阴险敌意的揣测,倒是能感受到一种大气磅礴的浪漫。 
 
  中国与美、苏在探月工程的技术上各有侧重和特色,在政治出发点上更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探月工程与整套太空技术一样,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完全是“闭门造车”,不排除在“车”的性能日益可靠之时,会适当引入合作体制。这是与当年的“美苏争霸”很不一样的地方。美、苏太空计划留给世人很多经验,但也有很多教训。比如在竞争中无益损耗,技术尚不成熟之时涉险冒进,尤其是偏重竞争而忽视民生经济——这一点前苏联教训尤为深重。当今世界已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前人的教训理应吸取。中国愿意也有能力为世界提供一个全新的范例,那就是和平开发太空,量力适时地推进航天事业。因此,全球“观众”才有幸看到一幕接一幕中国版的“太空连续剧”。

  每当中国航天事业有了新“剧情”,海外华人华侨都是“热心观众”。这不仅与“万里共婵娟”的情结有关,而更深沉的是:中国硬实力往往可以转化为海外华人华侨的软实力。巴黎中餐馆的老板收到法国科学家关于“嫦娥成功登月”的祝贺不是不可能,而是很平常。

  中国不仅是世界大市场,也是高科技的故乡。中国人与太空打交道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从容。与此同时,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制等等方面的深化改革,也在整体、系统、协同地进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能把事情办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