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国债期货的使命
(2013-09-07 18:00:57)
标签:
财经军事 |
分类: 经济评论 |
国债期货的推出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非常重要的铺垫。基于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市场功能,管理者和老百姓都可以通过国债期货价格的变动,发现市场对未来通胀情况的预期,同时发现远期利率的变动趋势。这有利于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判断未来的利率变化,也有利于储蓄者管理大宗存款利率变动,锁定利息收益。
国债期货与利率市场化相辅相成。如果利率管制或没有实现市场化,那国债期货市场不仅没有存在的必要,也不存在充分的市场性。对于我们这些见证过当年国债期货清盘工作的专业新闻人而言,当年国债期货清盘的场景今天依然历历在目。许多人认为,当年国债期货的清盘原因是“327事件”,是掌握国债保值贴补率的证券经营机构与其它不知情者之间的对赌导致的一个后果。但在我看来,国债期货的清盘,关键原因在于利率管制。
当年,不仅国债利率是人为确定的,而且市场上所有利率都是被管制的,利率定下来不会发生变化,国债期货市场的价格有可能跟随CPI的变动而变动,但这个变动意义何在?没意义。因为这个价格波动所反应的市场收益率变化根本传导不出去,对存贷款利率丝毫没有作用,那这样的国债期货市场为什么要存在?尤其在那个时期,不用说金融商品,就连实物商品的价格尚未松动,所以价格改革使得CPI水平大起大落,于是市场的公平性基本无从谈起,使得国债期货市场最终变成了单纯的赌场。
18年过去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了吗?我们说,至少与18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尽管如此,中国的利率体系依然缺陷甚多。比如,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就非常混乱。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通常扮演利率基准的作用。所谓基准利率就像海平面,如果没有这个海拔“零点”,那其它的高度如何度量?是喜马拉雅山高?还是昆仑山高?所以,对于无限繁杂的利率系统而言,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准、一个海拔“零点”。有了这个基准,我们才可以说其它信用级别的债权应当对应多高的利率水平。
为什么选用国债收益率确定基准利率?因为在一个国家内部,国债是最高信用级别的债权,或者说没有比它的信用水平更高的债权了。因此,市场给予国债的收益水平将是全部金融市场中、同期限债权商品中收益率最低的商品。所以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微调市场利率或货币供应量,通常会采用买卖国债的方式,以达到吞吐基础货币、控制基准利率的目的。
但在中国,鉴于国债没有实行余额管理,所以国债市场缺少短期品种。于是,中央银行就通过发行央票弥补这一缺陷,从而完善基准利率体系。但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两家共同针对基准利率体系,就需要双方高效地统一认识,密切合作。但中国的体制问题却使得这一要求从未获得满足,以致国债收益率曲线经常出现畸变(不平滑),这实际对国债期货市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在中国国债管理执行的是赤字管理方式,即按照每年政府财政赤字的水平确定国债发现规模。这样的国债管理方式,大大限制了国债的品种和规模,这对国债期货市场的发育实际也起到了制约和扭曲的作用。
再有就是市场参与度不够广泛。现在国债现货基本都囤积在机构手中,公众持有度很低,这必然使得国债的收益率变动缺少更为广泛的基础。还有就是现在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但迄今为止我们也不知道央行到底在以谁当作基准利率,它的真实利率意图要通过怎样的方式予以表达?
以上这些问题都有待日后尽快解决,我们希望一个健康的国债期货市场能够尽早呈现在国人面前,真正为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国债期货与利率市场化相辅相成。如果利率管制或没有实现市场化,那国债期货市场不仅没有存在的必要,也不存在充分的市场性。对于我们这些见证过当年国债期货清盘工作的专业新闻人而言,当年国债期货清盘的场景今天依然历历在目。许多人认为,当年国债期货的清盘原因是“327事件”,是掌握国债保值贴补率的证券经营机构与其它不知情者之间的对赌导致的一个后果。但在我看来,国债期货的清盘,关键原因在于利率管制。
当年,不仅国债利率是人为确定的,而且市场上所有利率都是被管制的,利率定下来不会发生变化,国债期货市场的价格有可能跟随CPI的变动而变动,但这个变动意义何在?没意义。因为这个价格波动所反应的市场收益率变化根本传导不出去,对存贷款利率丝毫没有作用,那这样的国债期货市场为什么要存在?尤其在那个时期,不用说金融商品,就连实物商品的价格尚未松动,所以价格改革使得CPI水平大起大落,于是市场的公平性基本无从谈起,使得国债期货市场最终变成了单纯的赌场。
18年过去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了吗?我们说,至少与18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尽管如此,中国的利率体系依然缺陷甚多。比如,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就非常混乱。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通常扮演利率基准的作用。所谓基准利率就像海平面,如果没有这个海拔“零点”,那其它的高度如何度量?是喜马拉雅山高?还是昆仑山高?所以,对于无限繁杂的利率系统而言,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准、一个海拔“零点”。有了这个基准,我们才可以说其它信用级别的债权应当对应多高的利率水平。
为什么选用国债收益率确定基准利率?因为在一个国家内部,国债是最高信用级别的债权,或者说没有比它的信用水平更高的债权了。因此,市场给予国债的收益水平将是全部金融市场中、同期限债权商品中收益率最低的商品。所以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微调市场利率或货币供应量,通常会采用买卖国债的方式,以达到吞吐基础货币、控制基准利率的目的。
但在中国,鉴于国债没有实行余额管理,所以国债市场缺少短期品种。于是,中央银行就通过发行央票弥补这一缺陷,从而完善基准利率体系。但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两家共同针对基准利率体系,就需要双方高效地统一认识,密切合作。但中国的体制问题却使得这一要求从未获得满足,以致国债收益率曲线经常出现畸变(不平滑),这实际对国债期货市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在中国国债管理执行的是赤字管理方式,即按照每年政府财政赤字的水平确定国债发现规模。这样的国债管理方式,大大限制了国债的品种和规模,这对国债期货市场的发育实际也起到了制约和扭曲的作用。
再有就是市场参与度不够广泛。现在国债现货基本都囤积在机构手中,公众持有度很低,这必然使得国债的收益率变动缺少更为广泛的基础。还有就是现在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但迄今为止我们也不知道央行到底在以谁当作基准利率,它的真实利率意图要通过怎样的方式予以表达?
以上这些问题都有待日后尽快解决,我们希望一个健康的国债期货市场能够尽早呈现在国人面前,真正为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后一篇:苍龙公子:国际奥委会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