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射杀台湾渔民事件,凸显台湾对南海问题的迫切性。为了展现台湾护渔决心,台湾海军、台湾海巡宣示从此不承认北纬20度护渔南界线,等同将护渔范围扩张至台湾以南200海里专属经济海域;未来南海战略也势必要随之调整。退役将领与军事民意代表一致认为,应将太平岛视为南海中心点,保护台湾南海作业渔船;并改变过去陆战思维,转向海洋战争作为思维、布局。
据台湾5月19日报道,太平岛在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拥有罕见淡水,战略价值极高。1999年,时任台湾防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唐飞认为守不住南沙,决定改派海巡驻防,当时曾被民意代表质疑“让台湾失去在南海的最后优势”。
报道称,1956年,台湾大举在南沙群岛进行“威力侦巡”后,将周边区域划为南海守备区,派遣海军陆战队驻防太平岛,并设置各种口径的置岸火炮,吓阻其他国家船舰逼近。由于周边国家小动作频频,台湾军方被迫不定期在太平岛周边进行海空联合操演,越南、菲律宾等也经常抗议。
报道指出,李登辉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期,唐飞考虑东沙、南沙情势日益险恶,太平岛因为离台湾本岛过远,一旦发生冲突台湾军方根本撑不了多久,“不能只为了宣示‘主权’,就要台湾军方子弟牺牲”,宣布撤回陆战队,改派海巡登岛驻守。
民意代表大多难以理解防务部门“弃守”的决定,时任民意代表郝龙斌就直言,如果台湾军方守不住,那派海巡队又有什么用?唐飞则表示,台湾军方驻守的责任就是死守到底,海巡防守则随时可以放弃,不必无谓牺牲。资深军事专家直言,从那一刻起,台湾在南海连最后一丝战略优势也没了,“而且再也回不了头”。
报道称,国民党民意代表林郁方表示,自从陆战队撤出太平岛以后,海巡的驻防战力也不断减弱,十分令人忧心。他回忆,去年3月越南船舰先驶近太平岛海域,离岸仅3000米,和台方巡逻艇错身而过,甚至对空鸣枪示威。民意代表得知讯息后随即组团考察,竟发现太平岛火炮涵盖范围只有3000多米,却得防守6000多米的禁限制水域,若其他国家有意进犯,根本难以抵抗。
不乐见太平岛几乎“门户洞开”,民意代表决议,要求将可以涵盖6000米海域的120迫炮,以及最高射程可达1万米的40机炮送上太平岛,强化战力。林郁方形容,这些武器能让台湾军方火力提升三倍。前民意代表帅化民则建议防务部门,慎重考虑让陆战队重返南沙。
报道称,根据内政主管部门在1947年发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台湾曾宣称在南海诸多个岛屿拥有“主权”。包括曾母暗沙、中洲礁、南威岛、敦谦沙洲与中业岛等。但目前台湾军方除在南海实际占领太平岛外,其余都遭越南、菲律宾占领。
为了争夺南海主权,东南亚国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随时准备派兵占岛、插旗、建碑。
如台湾军方曾在1974年之前,实际占有南海的敦谦沙洲。但在1974年,台湾军方为躲避台风来袭,而撤回太平岛。等风雨平静,才发现“回不去了”。
又如南海中的中业岛,台湾曾在1947年以中业舰接收,因此取其名。台湾曾实际占有中业岛长达近24年,直到1971年遭菲律宾占领,并更名为“派格阿萨岛”,随后设置为菲统治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