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曝光天拓一号的军事意义再次警告美帝
(2013-05-13 19:45:26)
标签:
品味 |
分类: 军事动态 |
一年前,当中国把天拓一号以与遥感14号伴飞的方式送入太空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军事战略分析家的高度重视。第一,分析家的焦距被一箭双星和遥感系列的加速布网所吸引;第二,按照当时给出的数据,天拓一号设计寿命只有一个月,一个月的试验星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很难给予过高的估计。而且,根据当时的资料,天拓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为神舟九号的应急搜索提供数据侦收服务。
一年后的
5月10日,天拓一号再次浮出水面,可谓惊艳。据中广网湖南5月10日消息,截至5月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我国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已在太空遨游了整整一年,目前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先后完成多项科学实验,绘制出我国首张全球船舶AIS数据海图,被航天领域专家称为“国内最具实用价值的微纳卫星”。为什么说是惊艳呢?从报道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寿命一个月但服役超过一年仍健康运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信息。青衫老祖不禁要问,设计寿命真的是一个月吗?显然不是,从目前情况看,设计寿命应该不少于3年。那么,为什么中国要对外公布说是“一个月”呢?很显然,天拓一号承担着重要寿命,为了降低国际敌对势力的关注,中国采取了瞒天过海计策,一是把天拓一号说成是仅仅在轨一个月的试验卫星,二是与遥感14号一起升空,给人的印象是“捎带脚”的非重要发射。而现实的情况是,“该卫星原设计寿命为一个月,但至今仍每天为交通部等17家用户提供AIS数据,课题组申请的多项专利已开始向我国航天工业部门转化。”
(二)顺利完成重大使命,成功将包括美国航母在内的船舶纳入自动识别系统。从报道情况看,“天拓一号”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发射升空,在轨运行一年来,先后完成了我国首次星载A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侦收、空间原子氧通量测量、光学成像等在轨科学试验。共有三大成果:一是“天拓一号”首次在国内成功开展了星载AIS系统侦收试验。该系统能快速完成大范围海域内的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侦收,有效覆盖范围3000公里。我国科研人员根据其传回的100余万条AIS报文数据,绘制出我国第一幅全球船舶AIS数据海图。也就是说,经常在太平洋海域出没的美帝航母舰队已经被全息测绘并进入中国的数据库,不论它出现在哪里,都无法逃脱中国侦测体系的眼睛。二是为神舟九号飞船应急搜救提供了实时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可以相信,天拓一号将继续为中国神舟十号提供服务。三是发挥了星务管理作用。“天拓一号”是我国首颗将星务管理、电源控制、姿态确定与控制、测控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部件,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的微纳卫星,也称单板纳星。由此可见,天拓一号具有干预、控制、影响其它卫星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卫星小猎手”,有能力捕获其它卫星为其所用。
(三)验证了中国创新技术的可靠性。天拓一号只有9.3公斤,体积相当于一只手提箱大小。其单板纳星体系结构为世界首创,卫星内部无电缆连接,集成度高,功能密度好,整星结构质量小。相比于传统大卫星的宇航级元器件,“天拓一号”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并采用了科学的筛选与加固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整星费用,而且经受了长时间太空环境下的考验。一系列的自主创新,使“天拓一号”走出了一条新概念、新技术、低成本的纳星研制创新之路,实现了我国微纳卫星研制与应用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
现在的美帝有点急躁不安,更年期反应很强烈,在涉我主权问题上一屁股坐在右翼化的日寇一边。以为有航母,有隐身战斗机、轰炸机,有核潜艇就可以在中国面前耀武扬威,中国把这些真东西亮出来,绝不是害怕与美国对撞,而是奉劝美帝不要对撞。鸡蛋碰石头,碰碎的一定是鸡蛋;石头碰石头,碰出的一定是火花;那么,鸡蛋碰鸡蛋呢?青衫老祖奉劝美帝,切莫搞鸡蛋碰鸡蛋的危险游戏!
前一篇:中国可以在南海更凶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