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世英雄,谁与争锋?
http://s8/bmiddle/c9d7b8b8gx6CNpTPA4787&690
面对铺天盖地的补钙产品、补钙宣传广告、网络上众说纷纭的补钙说词...你是否也曾使用过亦或是望而却步?你是否也一直都在补钙,可是还是总是一直缺钙?
对于网络上说的国人处于钙饥饿状态,你又该如何辩证的看待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进钙的神奇世界、、、、、、
【钙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以及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在人体含量中大于体重的0.01%;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人体内含有1000-1200g的钙,其中99.3%集中于骨、齿组织,只有0.1%的 钙存在于细胞外液,全身软组织含钙量总共占0.6%-0.9%(大部分被隔绝在细胞内的钙存储小囊内)。
在骨骼和牙齿中的钙以矿物质形式存在;而在软组织和体液中的钙则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这分钙统称为混溶钙池。机体内的钙,一方面构成骨骼和牙齿,另一方面则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影响钙吸收的机体因素:因钙的吸收与机体的需要程度密切相关。故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钙的吸收情况不同。婴儿时期因需要量大,吸收率可高达60%,儿童约为40%。年轻成人保持在25%上下,成年人仅为20%。钙吸收率虽年龄增加而渐减。
【影响钙吸收的膳食因素】
牛奶的确是钙的很好来源,喝一袋250ml的牛奶大约能获得275mg的钙,相当于一天推荐钙的摄入量的34%,问题是,从食物中摄入了足骨的钙,要想实现提高骨骼健康的作用,还需要很多因素的帮助: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C帮助骨胶原的合成,维生素K帮助钙沉积在骨胶原上。
此外,食物中镁和钾都可以减少钙的流失,过量的蛋白质和磷和硫元素的物质都会加速钙的排泄。钙磷比例2:1最有益与钙的吸收,如果在平时的饮食中肉类、鱼类、蛋类、精白米精白面摄入过多,摄入蔬菜、水果、薯类、粗粮、豆类较少,则增加了尿钙的流失量,即便摄入了很多钙元素,则未必能用在骨骼建设上;反过来,如果摄入的动物性食品合理,蔬菜、水果、薯类、粗粮、豆类相对多些,那么,就会减少尿钙的流失量,在同样的钙摄入量下,则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相对会较低。
此外,运动会增加骨骼的健康,而且在户外进行有氧运动时,皮肤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的照射会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钙的营养素的合理选择】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要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这些食物中的含钙量较高。合理安排的平衡膳食,其中的钙含量可以达到推荐供给量的标准。但对于有些不经常吃奶类、豆类的人群、则可能就达不到每日推荐量的800mg,那么,对于这类人群在改善膳食的同时,可以合理选择钙营养素补充剂,但是建议选择钙磷比例恰当的钙营养素。
【综上所述】
1、适当控制肉类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00克肉,鸡蛋一个。最好能用豆制品替代部分肉类,因为豆制品中含钙较高,而不像肉类那样高磷低钙,不会促进钙的流失。
2、适当多吃粗粮、薯类和豆类,用它们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饭和精白面制品。特别是薯类(甘薯、马铃薯、土豆、山药等),钾含量特别高,如果能替代部分粮食,健康效果特别好。
3、足量的蔬菜水果,特别是绿叶蔬菜,不仅能提供钾镁钙,还能提供维生素K,健骨效果特别好!
4、适当的户外运动。
“钙”世英雄,谁与争锋?最靠谱的还是从食物中摄取哦...
[参考文献]:葛可佑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5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
QQ:107198538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