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完整单元教学设计
(2014-10-10 14:01:55)
标签:
情感 |
分类: 我的数学教学 |
单元 |
教学内容(课题) |
总课时数 |
三 |
观察物体 |
3课时 |
教学 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同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 使学生认识物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从正面、上面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进一步积累辨认视图的经验,能辨析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难点: 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组合,学会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 |
|
教材分析和 教学建议 |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还会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体会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的道理,并能够根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拼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比较符合四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比较高。 |
|
课时安排 |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
|
实践活动安排 |
动手做。 |
第一课时
课题 |
观察物体(一) |
课时 |
本单元共4课时, 本课第1 课时 |
复 |
教学内容 |
第32-33页例1,“练一练”,练习六第1-4题。 |
|||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物体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经历猜测、试验、分析、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物体的意识,体会到从单一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结果是不全面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3.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原则,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
|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
||||
课前准备: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引入新课 1.猜一猜:仔细看屏幕,根据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品。 2.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样一个物体的不同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呢?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实践感知 1.活动引入。 海绵宝宝来做个游戏,测试四个同学说话的真实性,让他们每个人看一眼投票箱后说一句话。(出示投票箱) (1)我看到了一个面,那个面上写着投票箱。(出示图片) (2)我看到两个面,一个面上什么也没有,一个面上写着投票箱。(出示图片) (3)我看到三个面,一个面上写着投票箱,一个面上有个投票口,还有个面没有什么标记。(出示图片) (4)我看到六个面,向对面的颜色相同。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海绵宝宝看一看,你们认为谁说了谎,为什么?让学生观察投票箱。 2.观察物体。(教学例1) (1)小组活动:观察投票箱。 (2)汇报观察结果。 (3)发现规律。 师:通过观察长方体投票箱,你有什么发现? (4)解决问题。 判断四个同学谁说的是假话:D说的是假话,因为我们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5)巩固提升。 多媒体课件演示,将投票箱模型抽象成长方体图形。请学生描述看到的“上面”、“正面”、“右面”。 3.实践应用。 学生分组拿出学具,分别从上面、正面、左面、右面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看看这些物体各有什么特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独自标出每个图形分别是洗衣机和冰箱的哪个面。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
||||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一) 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
||||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课题 |
|
课时 |
本单元共 4课时, 本课第2 课时 |
复 |
教学内容 |
第33-34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5-7题。 |
|||
教学目标: 1.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食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x kb1.c om 3.学会体验集合图形的美,学会欣赏美。 |
|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探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的形状。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
||||
课前准备:课件,小正方体。 |
||||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他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桌子的正中央。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整地回答:我从( 2.观察两个正方体。 师: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现在,你有看到了什么? 3.观察三个正方体。 继续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从正面观察的同学,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而从左侧观察的同学,只看到一个正方形,这同样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4.观察四个正方体。 师:先想象一下,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这个物体,你可能会分别看到怎样的形状呢?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摆一摆,观察。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说出摆法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请学生按题目中的图摆一摆,然后连线。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解读题意。 鼓励学生动手摆一摆。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订正答案。 4.完成练习六第7题。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比赛摆图。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
教学反思: |
上课时间:
课题 |
观察物体(三) |
课时 |
本单元共 4课时, 本课第3 课时 |
复 |
教学 内容 |
第34-35页例3,“练一练”,练习六第8-11题。 |
|||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有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习惯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
|
|||
教学重点、难点:xkb1.com 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可能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
||||
课前准备:小正方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出示。(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提问: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 2.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三)。 二、探索新知 1.摆一摆。 你们能用自己手中的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吗? 学生小组活动,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观察并提问。 (1)从下面看这三个立体图形,分别是什么样?比较一下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2)从侧面看呢? (3)从上面看着三个立体图形,分别是什么样?比较一下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小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3.教学例3. 出示图。 提问:仔细观察这两个立体图形,下面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面看到的?你能写一写吗?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练一练”第1题。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 然后让学生从前面、从右面、从上面看应该怎么连线。 2. 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根据看到的面去摆一摆。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做到的? |
||||
教学反思: |
上课时间:
课题 |
|
课时 |
本单元共 4课时, 本课第4课时 |
复 |
教学内容 |
第38-39页练习六第12-17题。 |
|||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同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习惯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
|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物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从正面、上面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进一步积累辨认视图的经验,能辨析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难点: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组合,学会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 |
||||
课前准备:课件。 |
||||
教学过程: 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完成练习六第13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连线,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六第14题。 先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看一看。 再让学生按要求画出图形。 3.完成练习六第15题。 先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如有困难的可以摆出图形再看一看。 4.完成练习六第16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摆出各形状。再看有没有不同摆法。5.完成练习六第17题。 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作出判断。 6.完成“动手做”。 四、全课总结 |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