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624 演說三解脫
(2022-03-15 14:20:35)
标签:
转载 |
..........
你「入定」就有這個本事,「入定」不只 可以不吃、而且「呼吸」可以停止…
那「入定」以後, 「呼吸」會很綿密、很微細,那「閉氣」的時間很長,
而不是你「作意」閉氣,不是那個閉氣,它是自然的
閉氣、自然的閉氣。
所以,像惠能大師、憨山、丹田,這些大德並沒有死,
他是「閉氣」的時間很長; 像地藏和尚每六十年
開塔一次,都是要剪頭髮、剪指甲的,因為他還沒死,
只是閉氣而已,你就把他當作死了,那絕對弄錯了。
我們要在這裡告訴大家:
你一定照著這個修行的方法來,它是從一般的開始,
你看──先從「別解脫戒」來,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那不就是「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嗎?
這叫作「三律儀」,你知道嗎? 這個層次你要弄清楚,
不要弄到最後,就只有始終在那邊跟吃飯過不去,
修了老半天的「福報」就是不能吃。 所以要留意到
──不是它不好,你要懂得一步一步來,這是第一個,
「三律儀」的部分。
那我們在忍可灌頂裡就告訴你~演說三解脫
「演、說」不是你現在說的演講、演說,而是表演、
是證得以後,於生活中「展現」出來(演)
並且就在展現的時候,同時「指導」你(說)
這個叫「演、說」,要演(展現出來)。
那我們現在演說變成只是「演講」了,在這裡弄幾個
powerpoint
給你看,就叫「演說」了嗎? 不是的! 它是指在生活中「展現」給你,然後直接「指導」你
「這是什麼」,這個叫「演說」。
那「三解脫」就是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
早上我們講過了,這個「空」指的就是蘊、處、界、緣起
都「空」,五蘊皆空嘛,它「空」是指這個,它很具體了
──十二界皆空、十八界皆空、十二緣起,皆空!
「三十七道品」都證得,你就是要留意到這裡,
這叫「空三昧」。
「空三昧」在咦的過程當中,經過四念處、四正勤,
到四神足,那就後面的第四偈講了
~~無謬無違道,
亦不失正念;
精進欲三昧,
觀慧無損減~~
這就是──第一個念、
──第二個精進、
──第三個欲,
──第四個觀,
這念、進、欲、觀,叫「四神足」,它代表三十七道品。
這個地方從「行法」上來講
──「四念處」是別相觀
──「四正勤」是總相觀
──「四神足」是成就
──五根、五力是具備入法界、法身的
五根、五力,五根是體、五力是用。
(這是「三十七道品」的二十二支)
那麼「七菩提分」跟「八正道」,才是正修行的地方,
所以要留意到,這個「三十七道品」已經講到這裡哦!
...........
法筵精點~2624(擷自現場講記普賢心經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