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教学案例及反思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课题研究 |
一、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水的分解可使学生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认识,通过氢气的燃烧可使学生形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实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而原子本身不变,从而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总之,通过本节教学,欲使学生建立“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科学的变化观。
二、教学过程
【教师】水受热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分子本身有没有变?
【学生】回答
【教师】如果给水通电,水分子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课本31页)
1.现象:
①.两个电极的表面都有气泡产生;
②.两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约为1:2。
③.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正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电极产生的气体成分。
2.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注:a.氢氧化钠的作用,增加水的导电性
b实测值小于1:2,可能原因:氧气溶解性大;将电极氧化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水通电分解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学生】判断,回答
【教师】这个化学变化过程,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水→氢气+氧气(教师同时介绍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聆听
【教师】水在受热时只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却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实验说明化学变化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学生】聆听
【教师】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水分子本身变了吗?
【学生】思考
【教师】讲解并板书水电解的微观过程。
【学生】聆听
【教师】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又生成了水呢?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呢?
【学生】思考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
【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
现象:①火焰呈淡蓝色;②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③烧杯发烫
结论: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氢气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老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教师】这个化学变化用文字表达式怎么表示?
【学生】板写: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教师】这个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化学变化中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学生】聆听
【教师】同样下面我们从微观上来分析一下,这个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教师】讲解并板书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的微观过程。
【学生】聆听、体会
【教师】在水在通电分解和氢气燃烧的两个变化中,分子和构成分子的原子在反应前后是否都发生了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教师】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 ……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变化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1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学生】2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学生】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不变
【学生】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教师】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一些新的知识,如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等,但更重要的是大家不仅加强了对“物质是变化”的观念的认识,还进一步形成了“变化是条件的”、“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观念,初步建立起科学的物质变化观。
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