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8-09-29 08:25:04)分类: 教学日志 |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教学工作计划 |
||||||
年 级 |
八年级上册 |
学 年 |
2018-2019 |
|||
主 备 |
周文华 |
学 期 |
第一学期 |
|||
班 级 |
801.802.809 |
单 位 |
望江初级中学 |
|||
教 材 分 析 |
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分为两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新空间,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教学重点是 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是 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和理解网络提供的新空间。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分为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社会生活讲道德和做守法的公民,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尊重他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他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自觉遵守规则,礼貌诚信待人,同时也要在理解违法的危害性的基础上预防犯罪 。教学难点是 理解各个规则的重要性,理解法不可违。 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分为两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积极奉献社会。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服务。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共分为三课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情感。 |
|||||
学 情 分 析 |
首先,经过七年级人际交往、网络特点、法律知识等等的铺垫,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八年级的学习,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降低对“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的学习难度。 其次,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但是八年级的内容无论是容量上还是知识理解难度上提升了一个度,而单单依靠生活常识和七年级的基本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学以致用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这就需要让他们知道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不单需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而所任教的班级里大多数是女同学爱学上进,但部分男同学虽很聪明,但学习劲头不足。此外,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基础知识背诵及书写方面对他们来说是弱项,究其原因是认识不到位,故在讲解时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交给学生背诵的技巧,同时还要鼓励后进生,才能减少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
|||||
教 学 重 点 |
养成亲生活的行为, 合理利用网络, 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做文明礼貌的人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 实干创造未来 |
|||||
教 学 难 点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维护和改进规则 践行诚信, 有勇有谋,应对犯罪如何关爱他人 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
|||||
教 学 措 施 |
||||||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人师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术,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体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2.按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做到心中有书,熟练掌握教材,努力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讲课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起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4.搞好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对课文有大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课堂有练习、课后有作业,并且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搞好课前、课中两个提问;做好课堂、单元、期中、期末测验的准备及分析总结工作 5.认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以鼓励为主,不轻易批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做到因材施教,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其学习兴趣。 |
||||||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表 |
||||||
周次 |
起讫日期 |
教 学 内 容 |
||||
1 |
9.3-9.9 |
第一课 |
||||
2 |
9.10-9.16 |
第二课 |
||||
3 |
9.17-9.23 |
单元复习、检测、评析 |
||||
4 |
9.24-9.30 |
第三课 |
||||
5 |
10.1-10.7 |
国庆节放假 |
||||
6 |
10.8-10.14 |
第四课 |
||||
7 |
10.15-10.21 |
第五课 |
||||
8 |
10.22-10.28 |
单元检测、复习、评析 |
||||
9 |
10.29-11.4 |
第六课 |
||||
10 |
11.5-11.11 |
期中复习、考试、评析 |
||||
11 |
11.12-11.18 |
第七课 |
||||
12 |
11.19-11.25 |
单元复习、检测、评析 |
||||
13 |
11.26-12.2 |
第八课 |
||||
14 |
12.3-12.9 |
第九课 |
||||
15 |
12.10-12.16 |
第十课 |
||||
16 |
12.17-12.23 |
单元复习、检测、评析 |
||||
17 |
12.24-12.30 |
期末复习、检测、评析 |
||||
18 |
12.31-1.6 |
期末复习、检测、评析 |
||||
19 |
1.7-1.13 |
期末复习、检测、评析 |
||||
20 |
1.14-1.20 |
期末复习、检测、评析 |
||||
21 |
1.21-1.27 |
期末考试 |
||||
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