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墓惨遭被盗墓贼盗掘结局无奈

(2013-10-08 09:10:48)

 http://s16/bmiddle/003EPRmugy6LhR2qGhp4f&690

民国十七年孙殿英第十二军盗掘慈禧陵之后,又盗掘了裕陵。当时盗墓士兵们用锋利钢钎凿开琉璃照壁底座下的金刚墙后,就打通了地宫入口。当两名胆大的士兵进去察看,犹如不明了地宫格局,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的裕陵地宫整个成了一个“水洞子”,渗满了四五尺深的地下水,久集不散跟棺木中尸体逐渐形成一种霉变后的毒菌,散布整个地宫之中,有经验的盗墓贼们把这种毒菌叫做“墓毒”,大量吸食这种霉菌墓毒会导致死亡。

裕陵地宫入口处跟慈禧陵地宫入口处一样,也是一个长约四五丈的斜坡甬道,用来滑放乾隆棺椁之用。

那两名傻大胆士兵哪知道这些皇家陵墓的格局,因此很快就滚翻跌落混合了大量霉菌墓毒的污水里活活淹死。然后为了盗掘方便动用炸药炸开了地宫入口,随着崩飞的碎石四处坠落,等到硝烟散尽。

盗墓军团陆续靠近被炸药炸开的盗洞,见金刚墙上被炸药炸出了几条缝隙。然后让士兵动用镐头拆除砖墙,直到弄出一个能够站着进入的盗洞。

用一根长绳拴在一名士兵腰部,然后带着手电筒从地宫入口沿着斜坡甬道渐渐下滑。很快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霉臭,随即就看到两具飘浮在霉菌污水里的两位士兵的尸体。见状大吃一惊的士兵呼喊着调头往上跑,由于腰部的绳索牵引拉拽,没费多大力气就乱滚带爬出了盗洞。

一番描述之后,就派士兵连夜到天津购买抽水机,与此同时报告给孙殿英知晓,裕陵盗掘进展。

天亮的时候五台抽水机同时运到东陵胜水峪裕陵,士兵们插管抽水,吩咐士兵砍倒一颗水桶粗细的松树,抬如地宫按照撞击慈禧陵墓门的办法,撞开第一道汉白玉石门。

只见高大厚重的汉白玉石门紧紧关闭。东扇墓门上雕刻着文殊菩萨,右手高举一柄能够斩断人间俗尘中一切烦恼的宝剑,左手手持可使众生增长智慧的佛家经卷。

西扇门上雕刻着大势至菩萨,右手一根能够驱散邪恶的降魔杵,左手握着可以传播法音的法器。

盗墓贼先是怀疑这是乾隆设下的暗道机关,后来看无异状就让士兵们抱着松木趟着黑臭污水,反复三次撞断了厚重墓门里面的自来石,墓门轰然洞开。

第一道墓门被打开后,疯狂的士兵在张藏凤带领下进入其中,灯光四处闪动,两边墙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像,许多漆金木箱被士兵砸了个稀烂,里面宝玺相册被一抢而光!

众人就来到了第二道墓门前,三次撞击后第二道墓门也被打开。臭水污泥被众兵士踩在脚下,疯狂叫喊着来到第三道墓门,墓门洞开就来到第四道墓门前。

盗墓贼们看着横阻在自己面前的厚重墓门,也没想到乾隆裕陵地宫居然比慈禧定东陵地宫多出两道墓门。——这个时候的盗墓贼们根本没有心思观赏墓门上雕刻菩萨的艺术魅力,然后立刻下令士兵用粗壮树木撞开第四道墓门。然而,这道厚重墓门异常坚固,几次撞击竟然纹丝不动,稳如泰山一般不禁让盗墓贼们很是诧异不解?难道是乾隆爷的鬼魂冥冥之中作怪不休。后来进入地宫才发现有三具棺椁在抽水机往外抽水的时候,像船一样漂浮到墓门旁,随着水位下降死死抵住了墓门,因此最后一道墓门难以撞开。

盗墓贼见厚重墓门压在三具棺椁之就用利斧,把三具棺椁的挡头砍开,然后就像钻狗洞一样钻了进去。

——时间并不大三具棺木里的尸骨连同随葬宝物都被掏了出来。

兵士们见到黄色发光的器物纷纷抢夺,其他全都仍在地宫污泥烂水里任其踩踏,乾隆生前酷爱文艺,收集大量孤本名画,珍异古玩,主宰帝国朝政六十多年收集珍品无数,按照封建理念这些珍品大多被带入地宫随葬,可是不通文墨的士兵们岂会有乾隆爷的文韬武略,都当做废纸草芥扔到污泥烂水里任意踩踏,变成一堆污泥。

在乾隆棺木里发现了一柄非比寻常的宝剑,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柄宝剑就是文闻名千古的莫邪剑。

裕陵地宫后室共有六具棺椁,除去乾隆外,还有两位皇后和三位贵妃,如此之多的棺椁怎不能令盗墓士兵们喜出望外,纷纷挥斧抡稿劈棺扬尸,开棺取宝,拖出棺木中的一具具尸骨,其中一具女尸通体完好,穿戴整齐,先是被士兵们摘冠摸尸,脱衣拔发,然后这具一丝不挂的女尸被扔到烂泥污水中,被随即而来的皮靴踩踏成一堆烂泥。

棺木中的宝物被士兵蜂拥抢夺,一些商周铜鼎、宋瓷瓶壶、金石佛像、象牙珊瑚雕刻的名玩古董、古书纸扇、名帖字画、都被抢的抢扔的扔,撤离地宫后室以后又遭到兵匪二次洗劫,可谓是挖地三尺,很多帝后尸骨都被连同淤泥抬出地宫,翻找宝石珍珠。

——慈禧定东陵和乾隆裕陵都被孙殿英第十二军盗掘,据说明器珍宝装箱运回指挥部有十三辆军车之多,后来东窗事发,一部分珠宝都贿赂民国政府高官。至今市面上还没发现流失民间和海外的珍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