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迎新教育工作室
王迎新教育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87
  • 关注人气:1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模式和类型

(2017-09-21 15:45:30)
标签:

教育

教育科研

分类: 教学技术研究

第一种:  按照专业大类设置进行设置:

专业基础课每个专业3门左右。主要是考虑拓宽学生的专业面,以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扩大就业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和发展能力。也可以考虑按专业大类招生,在一年级把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开完,二年级再分专业,这样可避免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如经济类开设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信息大类开设软件基础、硬件基础、网络基础等;机电大类开设工程制图、机械基础、电气基础等。(其中的课程也可以分层,满足不同专业对同一课程的不同要求)

第二种:分为普通文化和职业通用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计算、思想道德等能力和素养   职业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同类专业通用的知识和技能;职业专业课主要是针对特定专业发展方向或者职业岗位开设的课程

第三种:开设通识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专业任务课程、证书培训课程

 

第四种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使学生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 

    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是为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术(能)要求明确,能为今后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术(能)实训模块。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

     不同的课程结构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程如何设置。是按照学科设置课程还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任务引领、行动体系)。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按照与工作过程一致的原则进行设置已形成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