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标签:
绝缘材料固体指数 |
M31.81
电极:采用铂金制成,纯度不低于99.9%;外形尺寸符合IEC 60112/1979标准和DIN IEC 60112 = VDE
0303标准第1/6.84部分的要求;外形带有齿峰,两边角度为30°。
Platinum Electrodes, 1 pair, with dimensions in accordance with IEC
60112, 30¡ª chisel-edged at both ends, made of platinum, purity
99.9 %
Article No.: M31.81
(CTI与PTI区别)特点
CTI是判断绝缘材料相比电痕化指数,满足DIN
EN60112标准。
CTI模拟跟踪绝缘材料间通过两电极间滴液的电流。通常使用的绝缘材料可能暴露在潮湿或者有尘埃的环境中,如果在传导的情况下,可能引起重压或者火灾的危险。本部分满足DIN
EN 60 112 / IEC 60 112 / 或者 VDE 0303 第一部分。 测试满足KA方法 (滴落物的数量 /
爬行者通道深度)和KA方法(直到第50滴滴液的电压)。 CTI 和PTI值将能够确定。
组合允许进行微调测试电压、测试电流、开关时间、滴液大小和滴落数量。
操作注意事项编辑
1、漏电起痕试验仪在操作过程中,人员应该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漏电受伤或被溶液沾染到口、眼部位造成伤害
2、输入电源AC220±2%。
3、排气管应通出窗外。
4、在对样品进行时,请勿打开仓门,待试验完之后或当实验失效产生火烟时,先打开风扇排除烟雾后,再打开仓门进行作业。
5、实验前须确认设备是否在计量有效期内,如超期则不能进行实验
6、电源应用有地线的三极插座,保证接地可靠。
何谓CTI(比较电弧径迹指数)
CTI(Compararive tracking index的缩写)
是表示抗电弧径迹性的一种指标,用来表示在给绝缘物表面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将电解液在电极间滴50次也不会产生电弧径迹破坏的最大电压.
CTI的确定方法
图示如下:"50+"表示50滴后仍未破坏."35"则表示35滴后被破坏.
http://img000.hc360.cn/g6/M07/FA/AB/wKhQsFOJORiEPHMJAAAAAPN8I2s474.jpg
每隔25V测量1次CTI.以50滴为1组,重复5次.如果5次后仍未产生电弧径迹破坏,则此时的电压即为CTI.上表给出了测量例.如果想要知道某种材料的强度,这次不防试着从275V开始.第1次通过了50滴,接着用300V再试,此时在第1次的15滴后就破坏了,在300V下破坏了因此返回275V再进行测量.直到第3次滴够50滴后仍未破坏,但在第4次滴了35滴后就破坏了,接着再降25V--用250V进行测量,此时全部5次后仍未破坏,因此,该材料的CTI为"250V".根据规格的要求,此时还应确认再降低25V后用100滴也不会破坏的情形也成立.
CTI 数据对照UL
0
1
2
3
4
5
何谓PTI(保证电弧径迹指数)
PTI是Proof tracking indexs的缩写.试验方法与CTI相同.用来表示在指定电压下
能否承受5次(每次50滴),也就是在同一电压下的试验结果.
CTI与PTI的区别
CTI是通过改变所施加的电压来求出不会导致该材料的电弧径迹破坏的最大电压,PTI则表示是否耐住了试验电压(试验电压是一个点),换言之,假定PTI为175V,
则表明该材料在最大175V有抗电弧径迹性,但CTI则可能有更高的强度.如果已经知道某材料的CTI,则当所求的PTI较之更低时便可知道PTI也是基本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