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微小说)
(2024-12-17 11:09:31)
翠芝湿润的双眼呆呆的看着老公常回家的那条路,曾经的那些过往缠绕心头。自打她嫁过来,只要老公在家,哪怕锅里煮的是稀粥青菜依然都会吃的开心,笑声不断,因为老公是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他能带给妻子的永远是欢笑,哪怕遇到再苦再难的事儿,老公都会在他幽默风趣的话语开朗的性格中度过难关。
翠芝的老公在社办厂上班,家里有几亩地还有孩子和老人,所以这样翠芝暂时没去上班,在家操持家务。
一晃孩子已经七岁,几天前一贯性格外向,说话幽默的老公突然话不多,翠芝感觉不对劲儿,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老公说没事儿。翠芝也就没再太多的过问。谁成想,第二天凌晨三点钟左右,老公突然浑身抽搐,送到医院已经不行了。丈夫的突然离去,她感觉天就像塌了一般。
八十年初代初,乡村农业还没达到全部机械化,春耕秋收都是靠人力。一家人假如没有男劳力,那日子真的非常艰难。
翠芝老公因突发心梗离世,儿子才七岁打理好老公的后事。这几天由于太过悲伤茶饭不思,婆婆失去了一个儿子也随即病倒在床。七岁的孩子由于父亲过早离世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很多。
放学回家见母亲还没做饭,自己去厨房间煮了两碗面,给母亲碗里放了荷包蛋,端到饭桌上说:“娘吃饭吧”翠芝看着才七岁的儿子上前紧紧抱住泪如泉涌说“娘真没出息你都放学了,饭还没做好”
这孩子名叫顺康名字是父亲起的。就是盼着儿子一生顺利健康。翠芝把泪擦干,把鸡蛋夹给儿子说:“你吃,娘肚子不舒服不想吃鸡蛋。”
翠芝当年嫁过来可算的上村里数一数二的俊美媳妇,虽然岁月走过了才八个年头,带孩子干农活,已经不见了当年的美女风采,曾经细皮嫩肉的皮肤不再红润,眼角有了点鱼尾纹。再经受丧夫之痛更加憔悴。
这时,他二叔手里提着一条鱼,还有孩子喜欢吃的桃酥花生糖。放在桌子上说:“嫂子别惦记地里的活,地里活有我呢,你尽管放心”说着把零食打开拿出几块桃酥给侄子说“康康吃吧,”懂事的侄子看母亲一眼,没敢吃。翠芝见小叔子拿来这么多好吃的说“他二叔给咱娘拿过去,上岁数了经不起”说着又哽咽起来。
他二叔不敢正眼瞧嫂子,摸着侄子脑袋说:“咱娘那里有,她不喜欢吃鱼我买的肉还有她喜欢吃的零食”
这时屋子里没有了说话声,他二叔就这么干坐着,翠芝为了打破这尴尬局面说:“你啥时候回工地?可不能因为我家田里的活,影响你外出打工挣钱,你还得成家需要不少钱呢”他二叔接过话题道“我把地里的活干完,就回工地不耽误我挣钱”
翠芝吃完饭回头见小叔子衣服破了说:“你衣服破了脱下来我给你缝缝”他二叔这才朝嫂子瞥了一眼立马脸红了说“谢谢嫂子”于是脱下那半新旧的中山装。
他二叔比大哥小三岁,二十九岁大眼睛高鼻梁,一米七八的身材,在农村算得上帅气小伙子,高中毕业后,跟随工地某老板手下带班做瓦工。他为人实在,所以老板非常信任他。曾经给他介绍过几个姑娘搞不清楚是何原因都没成。翠芝比他哥小三岁叔嫂是同龄人。
据悉村里有个姑娘,是他二叔的曾经高中时候的同学,听说他们谈了几年恋爱,可后来不知是何原因迟迟不见步入婚姻殿堂。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晃翠芝老公已经离世三个年头,在这期间,翠芝娘家人为翠芝也提亲几次,有得是中年丧偶,有得是离异,她连看都没去看。听说她就是怕儿子受委屈。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了他二叔,可又怕村里人有闲话,就这么忍着。
每年农忙季节,他二叔都从工地回来,帮嫂子割麦种地,他二叔和兄长性格不太一样,没他哥幽默风趣,但人品很好。
一晃三年过去,又是一年的春天。由于二叔农忙才回家,所以婆婆一直给跟着翠芝过,虽然大儿子不在了,媳妇待她依然像以前一样,媳妇越是对她好,越是感到内疚,曾几次和儿媳妇提起说:“你还年轻有合适的再找一个吧”翠芝总是说“娘!我哪也不去,就守着您和康康过。”
婆婆早年也是非常能干的人,婚后生下两个儿子,丈夫一直体弱多病,不到四十岁就病故了,是她一人拉扯着两个儿子,因为她懂得农村女人没有男人,是何等的难,何等的苦。大儿子的突然离去,大儿媳妇走了她的老路。她心思着小儿子也不小了,想请个媒婆出面与媳妇说媒试试看,假如媳妇同意这事儿就好办了。
这天吃过午饭婆婆说:“翠芝啊,我想去东黎村罗大妈那里说说话。”翠芝答应说“出去散散心也好”罗大妈家离翠芝家有一里多路,翠芝想了想,又说“我用板车送您过去”婆婆由于年轻时过劳,体力透支,落下腿疼病,这几天又有点发病,要不是心里有事儿,她是不会去找罗大妈的。于是说“也行,只是辛苦俺儿媳妇了”翠芝把板车拉过来,车上铺上一件旧棉袄给婆婆垫上。
这罗大妈是十里八乡的铁嘴媒婆,她那张嘴,死地也能说成活的。不过,她能说会道的嘴,还真叫她说成了不少桩亲事。所以翠芝婆婆想到了她。
婆媳俩路上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翠芝一边拉着板车说:“娘我把你送过去我就立马回来,地里还有点活,到晚餐时间我再来接您”婆婆知道媳妇挺忙,说:“不用,我自己慢慢走,这点路我还能行”翠芝年轻拉车的步子飞快。婆媳俩说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罗大妈门前。罗大妈正在门口哄孙子玩儿,抬头见翠芝婆媳俩来到自家门前说“婆媳俩这是上哪去呢?”翠芝婆婆微笑道“就来找您呢!”罗大妈热情回话道:“那感情好,我这就去闷茶”罗大妈也是精明人,知道翠芝婆婆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是有事儿,于是把孙子送到媳妇那里。翠芝想着田里的农活,把婆婆送到立马就回去了。
罗大妈把茶沏好倒一杯放到翠芝婆婆根前儿说:“妹子你来肯定找我有事儿,是不是想我给你家老二说媒? ”翠芝婆婆把凳子挪到罗大妈跟前儿说:“可不是嘛,我们家老二都三十好几了你说这……”罗大妈脸上的表情有点为难说“三十多岁黄花大闺女那是不可能的,有个现成的就是不知你家老二同不同意,他们俩年龄差不多大,你家孙子叫叔叫爸都一样,妹妹你看如何?”
翠芝婆婆听罗大妈这么说正合她心意于是说:“那就辛苦老姐姐去和我家翠芝说说看?我这当婆婆的不好意思和她说”罗大妈爽快的说“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不过,你家老二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人家可是正中小伙子呢,就怕你家老二那里摆不平”翠芝婆婆说“我家老二后天给我买的药送回来,后天老姐姐到我家吃中午饭,要不帮就俺说道说道。?罗大妈说“行!不过你家日子不容易,吃顿便饭有啥吃啥,可别太破费!”。
翠芝婆婆把这件心事儿已经委托给了罗大妈,心里似乎踏实了很多。心里盘算着罗大妈假如把这事儿办成了,可真得好好谢谢人家。
翠芝婆婆的心事已经解决,在罗大妈家喝茶聊着家常心情愉悦。罗大妈家客厅长台上方挂着一面钟,翠芝婆婆抬头一看已经是下午四点,心想自己走路慢。于是起身说:“老姐姐我得回去了,后天你可别忘了俺托付你的事儿”“放心吧,后天我一准到,我还指望着喝你家老二的喜酒呢。”罗大妈一边起身送翠芝婆婆道。刚走出几步,远远看见翠芝拉着板车快步朝这边走来。翠芝走到跟前赶忙说“娘我是不是来晚啦,在地里干活忘了时间”婆婆赶忙回话说“不晚 不晚”罗大妈忍不住说“多好的儿媳妇啊,可不能被他人娶走了。”翠芝婆婆会意的点了点头。
两天后他二叔给母亲把买的药送回来,到家已经是上午十点。见罗大妈和母亲聊天十分投机。罗大妈比二叔先到,见二叔回来笑着说:“他叔回来啦!今儿我到你家来混饭吃呢!”二叔笑脸相迎说“没事过来陪我娘聊天解闷,在俺家吃饭应该的”罗大妈看着翠芝婆婆说“你看你儿子多会说话,听着另人心里舒服”而后又回过头来对二叔说“今儿我就是为你的事儿来的,别不好意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二叔一听心想这是来给他说媒啊。不仅心里一阵反感,朝罗大妈笑了笑,那个微笑有点不自然。
自从哥哥去世他就打定主意不结婚,帮哥把侄子拉扯大。当然他也曾经想过能娶嫂子为妻,可又怕嫂子过不了这坎儿,也怕村上人闲言碎语,人言可谓。今儿罗大妈来给他说亲,又见母亲脸上那神秘的微笑,有点不知所措。
二叔把药给了母亲,然后来到厨房间,见翠芝忙活的脸上挂满汗珠。见小叔子进来说:“听娘说罗大妈今儿是为给你介绍对象而来,我问咱娘是哪村儿的姑娘,娘只是笑没回答。你去帮我把鱼杀了,罗大妈为你操心咱不能亏待人家,你也确实该成个家了”虽然翠芝嘴上这没说,心里有点失落感。
饭菜做好儿子康康中午也已放学回家吃饭,翠芝婆婆硬是请罗大妈坐上坐,推来让去,罗大妈没经得住翠芝婆婆如此客气,于是就在上坐,坐了下来。罗大妈开始展示她的好口才道:“我今儿来,是为他二叔婚事而来,我看准的这女人善良尊老爱幼,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而且和他二叔同龄,多好的事儿啊,有我出面做主婚人,别在乎那些闲着没事儿干,乱嚼舌根子的人,假如你们同意,也都老大不小的了,我做主,下个月选个黄道吉日,领证回来就把事儿给办了”
翠芝和二叔一听这话,都暗自心喜。心里激动万分,但故装镇静,二人脸上都挂上了幸福的笑容。翠芝面带羞色问婆婆说:“娘看着行就行,我一切听您的”翠芝婆婆夹起一大块肌肉放进罗大妈碗里说“亲上加亲,挺好!只是辛苦俺老姐姐了”这会儿他二叔给罗大妈酒杯里斟满酒,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喝酒,也帮母亲杯子里添了茶水,然后自己拿起酒杯对罗大妈说:“感谢您老为我操心,敬您一杯先干为敬 ”说完一饮而尽
二叔大婚那天,翠芝依然回了娘家,二叔胸前戴着大红花,身穿一件新蓝色中山装,用二八大杠把翠芝接回家。虽说孩子已经十岁,一番梳妆打扮,依然非常俊美。喜酒办了十几桌,有二叔工地上的老板,有不少要好的工友还有亲戚、乡亲、邻里都来贺喜。罗大妈是这桩婚事的功臣,说话的嗓门特大。拜过天地进入洞房。
几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日子过得温馨而幸福。
翠芝的老公在社办厂上班,家里有几亩地还有孩子和老人,所以这样翠芝暂时没去上班,在家操持家务。
一晃孩子已经七岁,几天前一贯性格外向,说话幽默的老公突然话不多,翠芝感觉不对劲儿,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老公说没事儿。翠芝也就没再太多的过问。谁成想,第二天凌晨三点钟左右,老公突然浑身抽搐,送到医院已经不行了。丈夫的突然离去,她感觉天就像塌了一般。
八十年初代初,乡村农业还没达到全部机械化,春耕秋收都是靠人力。一家人假如没有男劳力,那日子真的非常艰难。
翠芝老公因突发心梗离世,儿子才七岁打理好老公的后事。这几天由于太过悲伤茶饭不思,婆婆失去了一个儿子也随即病倒在床。七岁的孩子由于父亲过早离世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很多。
放学回家见母亲还没做饭,自己去厨房间煮了两碗面,给母亲碗里放了荷包蛋,端到饭桌上说:“娘吃饭吧”翠芝看着才七岁的儿子上前紧紧抱住泪如泉涌说“娘真没出息你都放学了,饭还没做好”
这孩子名叫顺康名字是父亲起的。就是盼着儿子一生顺利健康。翠芝把泪擦干,把鸡蛋夹给儿子说:“你吃,娘肚子不舒服不想吃鸡蛋。”
翠芝当年嫁过来可算的上村里数一数二的俊美媳妇,虽然岁月走过了才八个年头,带孩子干农活,已经不见了当年的美女风采,曾经细皮嫩肉的皮肤不再红润,眼角有了点鱼尾纹。再经受丧夫之痛更加憔悴。
这时,他二叔手里提着一条鱼,还有孩子喜欢吃的桃酥花生糖。放在桌子上说:“嫂子别惦记地里的活,地里活有我呢,你尽管放心”说着把零食打开拿出几块桃酥给侄子说“康康吃吧,”懂事的侄子看母亲一眼,没敢吃。翠芝见小叔子拿来这么多好吃的说“他二叔给咱娘拿过去,上岁数了经不起”说着又哽咽起来。
他二叔不敢正眼瞧嫂子,摸着侄子脑袋说:“咱娘那里有,她不喜欢吃鱼我买的肉还有她喜欢吃的零食”
这时屋子里没有了说话声,他二叔就这么干坐着,翠芝为了打破这尴尬局面说:“你啥时候回工地?可不能因为我家田里的活,影响你外出打工挣钱,你还得成家需要不少钱呢”他二叔接过话题道“我把地里的活干完,就回工地不耽误我挣钱”
翠芝吃完饭回头见小叔子衣服破了说:“你衣服破了脱下来我给你缝缝”他二叔这才朝嫂子瞥了一眼立马脸红了说“谢谢嫂子”于是脱下那半新旧的中山装。
他二叔比大哥小三岁,二十九岁大眼睛高鼻梁,一米七八的身材,在农村算得上帅气小伙子,高中毕业后,跟随工地某老板手下带班做瓦工。他为人实在,所以老板非常信任他。曾经给他介绍过几个姑娘搞不清楚是何原因都没成。翠芝比他哥小三岁叔嫂是同龄人。
据悉村里有个姑娘,是他二叔的曾经高中时候的同学,听说他们谈了几年恋爱,可后来不知是何原因迟迟不见步入婚姻殿堂。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晃翠芝老公已经离世三个年头,在这期间,翠芝娘家人为翠芝也提亲几次,有得是中年丧偶,有得是离异,她连看都没去看。听说她就是怕儿子受委屈。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了他二叔,可又怕村里人有闲话,就这么忍着。
每年农忙季节,他二叔都从工地回来,帮嫂子割麦种地,他二叔和兄长性格不太一样,没他哥幽默风趣,但人品很好。
一晃三年过去,又是一年的春天。由于二叔农忙才回家,所以婆婆一直给跟着翠芝过,虽然大儿子不在了,媳妇待她依然像以前一样,媳妇越是对她好,越是感到内疚,曾几次和儿媳妇提起说:“你还年轻有合适的再找一个吧”翠芝总是说“娘!我哪也不去,就守着您和康康过。”
婆婆早年也是非常能干的人,婚后生下两个儿子,丈夫一直体弱多病,不到四十岁就病故了,是她一人拉扯着两个儿子,因为她懂得农村女人没有男人,是何等的难,何等的苦。大儿子的突然离去,大儿媳妇走了她的老路。她心思着小儿子也不小了,想请个媒婆出面与媳妇说媒试试看,假如媳妇同意这事儿就好办了。
这天吃过午饭婆婆说:“翠芝啊,我想去东黎村罗大妈那里说说话。”翠芝答应说“出去散散心也好”罗大妈家离翠芝家有一里多路,翠芝想了想,又说“我用板车送您过去”婆婆由于年轻时过劳,体力透支,落下腿疼病,这几天又有点发病,要不是心里有事儿,她是不会去找罗大妈的。于是说“也行,只是辛苦俺儿媳妇了”翠芝把板车拉过来,车上铺上一件旧棉袄给婆婆垫上。
这罗大妈是十里八乡的铁嘴媒婆,她那张嘴,死地也能说成活的。不过,她能说会道的嘴,还真叫她说成了不少桩亲事。所以翠芝婆婆想到了她。
婆媳俩路上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翠芝一边拉着板车说:“娘我把你送过去我就立马回来,地里还有点活,到晚餐时间我再来接您”婆婆知道媳妇挺忙,说:“不用,我自己慢慢走,这点路我还能行”翠芝年轻拉车的步子飞快。婆媳俩说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罗大妈门前。罗大妈正在门口哄孙子玩儿,抬头见翠芝婆媳俩来到自家门前说“婆媳俩这是上哪去呢?”翠芝婆婆微笑道“就来找您呢!”罗大妈热情回话道:“那感情好,我这就去闷茶”罗大妈也是精明人,知道翠芝婆婆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是有事儿,于是把孙子送到媳妇那里。翠芝想着田里的农活,把婆婆送到立马就回去了。
罗大妈把茶沏好倒一杯放到翠芝婆婆根前儿说:“妹子你来肯定找我有事儿,是不是想我给你家老二说媒? ”翠芝婆婆把凳子挪到罗大妈跟前儿说:“可不是嘛,我们家老二都三十好几了你说这……”罗大妈脸上的表情有点为难说“三十多岁黄花大闺女那是不可能的,有个现成的就是不知你家老二同不同意,他们俩年龄差不多大,你家孙子叫叔叫爸都一样,妹妹你看如何?”
翠芝婆婆听罗大妈这么说正合她心意于是说:“那就辛苦老姐姐去和我家翠芝说说看?我这当婆婆的不好意思和她说”罗大妈爽快的说“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不过,你家老二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人家可是正中小伙子呢,就怕你家老二那里摆不平”翠芝婆婆说“我家老二后天给我买的药送回来,后天老姐姐到我家吃中午饭,要不帮就俺说道说道。?罗大妈说“行!不过你家日子不容易,吃顿便饭有啥吃啥,可别太破费!”。
翠芝婆婆把这件心事儿已经委托给了罗大妈,心里似乎踏实了很多。心里盘算着罗大妈假如把这事儿办成了,可真得好好谢谢人家。
翠芝婆婆的心事已经解决,在罗大妈家喝茶聊着家常心情愉悦。罗大妈家客厅长台上方挂着一面钟,翠芝婆婆抬头一看已经是下午四点,心想自己走路慢。于是起身说:“老姐姐我得回去了,后天你可别忘了俺托付你的事儿”“放心吧,后天我一准到,我还指望着喝你家老二的喜酒呢。”罗大妈一边起身送翠芝婆婆道。刚走出几步,远远看见翠芝拉着板车快步朝这边走来。翠芝走到跟前赶忙说“娘我是不是来晚啦,在地里干活忘了时间”婆婆赶忙回话说“不晚 不晚”罗大妈忍不住说“多好的儿媳妇啊,可不能被他人娶走了。”翠芝婆婆会意的点了点头。
两天后他二叔给母亲把买的药送回来,到家已经是上午十点。见罗大妈和母亲聊天十分投机。罗大妈比二叔先到,见二叔回来笑着说:“他叔回来啦!今儿我到你家来混饭吃呢!”二叔笑脸相迎说“没事过来陪我娘聊天解闷,在俺家吃饭应该的”罗大妈看着翠芝婆婆说“你看你儿子多会说话,听着另人心里舒服”而后又回过头来对二叔说“今儿我就是为你的事儿来的,别不好意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二叔一听心想这是来给他说媒啊。不仅心里一阵反感,朝罗大妈笑了笑,那个微笑有点不自然。
自从哥哥去世他就打定主意不结婚,帮哥把侄子拉扯大。当然他也曾经想过能娶嫂子为妻,可又怕嫂子过不了这坎儿,也怕村上人闲言碎语,人言可谓。今儿罗大妈来给他说亲,又见母亲脸上那神秘的微笑,有点不知所措。
二叔把药给了母亲,然后来到厨房间,见翠芝忙活的脸上挂满汗珠。见小叔子进来说:“听娘说罗大妈今儿是为给你介绍对象而来,我问咱娘是哪村儿的姑娘,娘只是笑没回答。你去帮我把鱼杀了,罗大妈为你操心咱不能亏待人家,你也确实该成个家了”虽然翠芝嘴上这没说,心里有点失落感。
饭菜做好儿子康康中午也已放学回家吃饭,翠芝婆婆硬是请罗大妈坐上坐,推来让去,罗大妈没经得住翠芝婆婆如此客气,于是就在上坐,坐了下来。罗大妈开始展示她的好口才道:“我今儿来,是为他二叔婚事而来,我看准的这女人善良尊老爱幼,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而且和他二叔同龄,多好的事儿啊,有我出面做主婚人,别在乎那些闲着没事儿干,乱嚼舌根子的人,假如你们同意,也都老大不小的了,我做主,下个月选个黄道吉日,领证回来就把事儿给办了”
翠芝和二叔一听这话,都暗自心喜。心里激动万分,但故装镇静,二人脸上都挂上了幸福的笑容。翠芝面带羞色问婆婆说:“娘看着行就行,我一切听您的”翠芝婆婆夹起一大块肌肉放进罗大妈碗里说“亲上加亲,挺好!只是辛苦俺老姐姐了”这会儿他二叔给罗大妈酒杯里斟满酒,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喝酒,也帮母亲杯子里添了茶水,然后自己拿起酒杯对罗大妈说:“感谢您老为我操心,敬您一杯先干为敬 ”说完一饮而尽
二叔大婚那天,翠芝依然回了娘家,二叔胸前戴着大红花,身穿一件新蓝色中山装,用二八大杠把翠芝接回家。虽说孩子已经十岁,一番梳妆打扮,依然非常俊美。喜酒办了十几桌,有二叔工地上的老板,有不少要好的工友还有亲戚、乡亲、邻里都来贺喜。罗大妈是这桩婚事的功臣,说话的嗓门特大。拜过天地进入洞房。
几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日子过得温馨而幸福。
前一篇:《盼望》连载小说(第十六)
后一篇:《忆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