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连载小说(十五)
(2024-09-15 11:37:28)岁月如梭,转眼时间走过了几个年头。冬莹的小叔子小姑子都成了家。曾经的大集体生产队的田地,都已包产分到户。不过,有责任田和口粮田之分,年龄上去六十岁以上的村民只有口粮田,没有责任田。责任田收到的粮食必须交公粮。而口粮田不用交公粮。冬莹家口粮田和责任田共分到七亩多。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这七亩地,农忙麦收,插秧不算轻松。她不到三十岁少妇,由于过度劳累,苍老的活像个中年人
一晃孩子已经五岁,这孩子乖的不能再乖,那个年代孩子不曾有玩具,河蚌壳、小榔头等都是他的玩具,田间地头就是孩子的游乐场。
自从分田到户每当夏收,秋收秋种完毕,老公都要外出打工 。田间管理的农活都是冬莹在干,一直到农忙收割才回来。这样可以多一些收入。公公婆婆都年过花甲,口粮田种下庄稼后,都是冬莹在管理。她从来不管其他兄弟姊妹如何对待老人,只做好自己的本分。
江南水乡到处都是河,她下地干活都是把儿子带到地里才放心,因为孩子还不会游泳,小孩儿都喜欢玩水,万一掉进河里没人看见那是必死无疑。那时农村六岁才能进幼儿园,七岁读小学。
有一次吃过晚饭冬莹以为孩子去奶奶家玩了,奶奶家以为是在家里,让孩子钻了玩儿水的空子。直到浑身满头满脸都是泥,竟然奇迹般爬上来哭着回家,这时家人才得知。冬莹见儿子浑身湿透哭着回家吓出了一身冷汗,真不知当初他自己是怎么拼命爬上来的。天呐!真是上天保佑啊!
一晃孩子已经五岁,这孩子乖的不能再乖,那个年代孩子不曾有玩具,河蚌壳、小榔头等都是他的玩具,田间地头就是孩子的游乐场。
自从分田到户每当夏收,秋收秋种完毕,老公都要外出打工 。田间管理的农活都是冬莹在干,一直到农忙收割才回来。这样可以多一些收入。公公婆婆都年过花甲,口粮田种下庄稼后,都是冬莹在管理。她从来不管其他兄弟姊妹如何对待老人,只做好自己的本分。
江南水乡到处都是河,她下地干活都是把儿子带到地里才放心,因为孩子还不会游泳,小孩儿都喜欢玩水,万一掉进河里没人看见那是必死无疑。那时农村六岁才能进幼儿园,七岁读小学。
有一次吃过晚饭冬莹以为孩子去奶奶家玩了,奶奶家以为是在家里,让孩子钻了玩儿水的空子。直到浑身满头满脸都是泥,竟然奇迹般爬上来哭着回家,这时家人才得知。冬莹见儿子浑身湿透哭着回家吓出了一身冷汗,真不知当初他自己是怎么拼命爬上来的。天呐!真是上天保佑啊!
村庄冬南角儿有个荷塘,孩子是想去够莲花不慎掉进荷塘,那荷塘曾经淹死过一个三岁半的女娃。从这次事故以后,她决心必须要让孩子学会游泳。农村孩子学游泳都是在大河里学,每到夏天大河边满是玩水和学游泳的孩子们。冬莹儿子从小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从来不赤脚走路,身上衣服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见小伙伴们在水里玩耍嬉笑,他总是在岸上看热闹。
这天,冬莹老公来河边挑水,见儿子站在河边看热闹,说:“把衣脱了下去!不学你永远都不会游泳”孩子见父亲硬是逼他下河,只能硬着头皮慢慢下水,会游泳的孩子敢往河中间游,可他不会游泳,只能在河边水浅的地方嬉戏玩水。父亲在旁边看着,心想不给他点压力,看来很难学会游泳。
这条大河中间有一条埂,有几十米长宽几公尺,这个村庄的乡民都知道。于是父亲下水拉着儿子一起游到这条浅埂上说:“你假如再不大胆学游泳,明天我就把你扔到这条埂上看你怎么上岸”孩子才五岁头脑简单,以为爸爸真会把他扔到浅埂上,于是拼命的学习游泳。
黄昏时分冬莹已经做好晚饭,等他爷俩回来吃饭。一进门老公面带笑容和冬莹说:“你儿子基本学会游泳了”冬莹高兴的说“这么快就学会了?”她看着儿子疲惫的小脸有些心疼,可又一想水乡的孩子必须学会游泳,于是给孩子炒了鸡蛋。说“吃饭吧,肯定累了”儿子原本话就不多,朝母亲看了一眼,眼睛里已经溢满委屈的泪水。冬莹心里明白肯定老公吓唬孩子了。
儿子坐下来没吃饭含着泪水诉苦道:“爸说今天学不会,明个就把我扔到河中间的浅埂上”说着大颗的泪水挂在委屈的小脸蛋上。冬莹心疼儿子可她懂得当面不能护着孩子于是说“你爸不给你压力你怎么能学得会呢!吃饭吧!”说着把炒的鸡蛋夹到儿子碗里。就在这个夏天儿子学会了游泳。
儿子一天天长大,依然挤在分家时的破屋子里,由于那房子是明代年间盖的,地基非常低,到梅雨季外面的雨水倒流进屋子里,屋里非常潮湿床脚,桌子脚都会发霉。
于是冬莹夫妇俩商量着想盖房,手头只有几千块钱在八十年代盖两间楼房最省也必须一万多。于是开始筹集资金,能借的地方无非是母亲姊妹那边,婆家叔嫂她知道开口也没有。
已经复职的母亲得知女儿要盖房子,把所以积蓄都给了女儿。姐姐们也过的非常紧吧,但是都最大努力来帮助妹妹。冬莹拿到钱,特意又来到姐姐家把自家养的鸡拿来送给姐姐说:“感谢姐,姐夫热心帮助,等我有钱立马把钱送过来,要不算点利息?”姐姐生气的说:“我们是亲姐妹亏你说的出口,把鸡拿回去下蛋!”姊妹俩推来让去,后来冬莹说鸡不要,钱就也不借了,姐姐无奈这才收下。冬莹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在八十年代乡村翻盖楼房,成了一股风气,就像如今有房有车才能去到媳妇。那时娶媳妇必须有两间楼房。所以砖瓦厂的货非常畅销,而且供不应求。买砖头都需要找亲戚朋友找关系。
老张头是这村里的能人,买紧缺物资找他没错,给他买包烟或者留他吃顿饭。他一准能帮你把事儿办了。自从冬莹嫁过来大小事都是她在操心。这天冬莹打发儿子上学后,于是去街镇买回几包牡丹香烟来到老张头家。听说老张头有个有能耐的女婿,至于干什么工作不清楚。
老张头五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头不高微微有点驼背。吃过午饭夫妻俩正想准备去责任田除草,见冬莹进门老张头妻子说:“稀客啊,冬莹你可是难得到我家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肯定有事儿。冬莹到底还是年轻,被她说的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婶子俺找叔是有事儿,想拜托俺叔帮俺买几万砖头”冬莹说着从口袋里拿出那几包牡丹香烟还有买砖头钱放在桌子上。张婶儿见冬莹拿出几包牡丹香烟微笑道“都是一个村人能帮上忙,那是你叔有能耐,把香烟拿回去,留着盖房子用。”说着就把拿来的香烟往冬莹兜里塞。冬莹退让着说“俺叔办事儿也需要香烟的呀,不能为我们操心办事儿再往里贴钱啊!你不收香烟俺砖头就不买了。”张婶儿这才收下。
几天后老张头兴高采烈的来到冬莹家,进门儿就说:“运气不错,我帮你家弄到了砖头票,后天就可以去砖窑厂装货了”冬莹见老张叔来而且已经把砖头票搞定。赶紧泡上茶说“这么快就把砖头票搞定了,真是辛苦张叔了,回头我得叫他爸回家运砖”为了表达感谢她把舍不得吃的鸡蛋放进竹篮子里,递给老张头说“叔,您收着,我知道为了我们这砖头票,跑出跑进没少费心,俺实在过意不去,这几个鸡蛋自家鸡下的,请您就收下吧。”老张头想了想说“别过意不去,等你家盖新楼房上梁,我来喝上梁酒”说完快步离开。冬莹挎着篮子里的鸡蛋愣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这实在令人过意不去啊”
得知要运砖头,在没有电话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的情况下。冬莹只能打车直接来工地找老公回家运砖。这工地上有几个同村人,正好过来搬水泥看到冬莹,他们是从小和冬莹老公一起长大的哥们儿,开玩笑说:“哥们儿你媳妇想你找你来了”军强只顾低头干活以为是在开玩笑。当他突然抬头,看到冬莹已经站在他面前。惊讶的问“你怎么来了?”冬莹把老张头给弄到砖头票的事儿说了一遍。老公说“你先回去,等我收工回家”冬莹把消息传到后,只能赶紧回家不敢多耽搁时间,因为家里还有五岁的孩子。
这条大河中间有一条埂,有几十米长宽几公尺,这个村庄的乡民都知道。于是父亲下水拉着儿子一起游到这条浅埂上说:“你假如再不大胆学游泳,明天我就把你扔到这条埂上看你怎么上岸”孩子才五岁头脑简单,以为爸爸真会把他扔到浅埂上,于是拼命的学习游泳。
黄昏时分冬莹已经做好晚饭,等他爷俩回来吃饭。一进门老公面带笑容和冬莹说:“你儿子基本学会游泳了”冬莹高兴的说“这么快就学会了?”她看着儿子疲惫的小脸有些心疼,可又一想水乡的孩子必须学会游泳,于是给孩子炒了鸡蛋。说“吃饭吧,肯定累了”儿子原本话就不多,朝母亲看了一眼,眼睛里已经溢满委屈的泪水。冬莹心里明白肯定老公吓唬孩子了。
儿子坐下来没吃饭含着泪水诉苦道:“爸说今天学不会,明个就把我扔到河中间的浅埂上”说着大颗的泪水挂在委屈的小脸蛋上。冬莹心疼儿子可她懂得当面不能护着孩子于是说“你爸不给你压力你怎么能学得会呢!吃饭吧!”说着把炒的鸡蛋夹到儿子碗里。就在这个夏天儿子学会了游泳。
儿子一天天长大,依然挤在分家时的破屋子里,由于那房子是明代年间盖的,地基非常低,到梅雨季外面的雨水倒流进屋子里,屋里非常潮湿床脚,桌子脚都会发霉。
于是冬莹夫妇俩商量着想盖房,手头只有几千块钱在八十年代盖两间楼房最省也必须一万多。于是开始筹集资金,能借的地方无非是母亲姊妹那边,婆家叔嫂她知道开口也没有。
已经复职的母亲得知女儿要盖房子,把所以积蓄都给了女儿。姐姐们也过的非常紧吧,但是都最大努力来帮助妹妹。冬莹拿到钱,特意又来到姐姐家把自家养的鸡拿来送给姐姐说:“感谢姐,姐夫热心帮助,等我有钱立马把钱送过来,要不算点利息?”姐姐生气的说:“我们是亲姐妹亏你说的出口,把鸡拿回去下蛋!”姊妹俩推来让去,后来冬莹说鸡不要,钱就也不借了,姐姐无奈这才收下。冬莹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在八十年代乡村翻盖楼房,成了一股风气,就像如今有房有车才能去到媳妇。那时娶媳妇必须有两间楼房。所以砖瓦厂的货非常畅销,而且供不应求。买砖头都需要找亲戚朋友找关系。
老张头是这村里的能人,买紧缺物资找他没错,给他买包烟或者留他吃顿饭。他一准能帮你把事儿办了。自从冬莹嫁过来大小事都是她在操心。这天冬莹打发儿子上学后,于是去街镇买回几包牡丹香烟来到老张头家。听说老张头有个有能耐的女婿,至于干什么工作不清楚。
老张头五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头不高微微有点驼背。吃过午饭夫妻俩正想准备去责任田除草,见冬莹进门老张头妻子说:“稀客啊,冬莹你可是难得到我家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肯定有事儿。冬莹到底还是年轻,被她说的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婶子俺找叔是有事儿,想拜托俺叔帮俺买几万砖头”冬莹说着从口袋里拿出那几包牡丹香烟还有买砖头钱放在桌子上。张婶儿见冬莹拿出几包牡丹香烟微笑道“都是一个村人能帮上忙,那是你叔有能耐,把香烟拿回去,留着盖房子用。”说着就把拿来的香烟往冬莹兜里塞。冬莹退让着说“俺叔办事儿也需要香烟的呀,不能为我们操心办事儿再往里贴钱啊!你不收香烟俺砖头就不买了。”张婶儿这才收下。
几天后老张头兴高采烈的来到冬莹家,进门儿就说:“运气不错,我帮你家弄到了砖头票,后天就可以去砖窑厂装货了”冬莹见老张叔来而且已经把砖头票搞定。赶紧泡上茶说“这么快就把砖头票搞定了,真是辛苦张叔了,回头我得叫他爸回家运砖”为了表达感谢她把舍不得吃的鸡蛋放进竹篮子里,递给老张头说“叔,您收着,我知道为了我们这砖头票,跑出跑进没少费心,俺实在过意不去,这几个鸡蛋自家鸡下的,请您就收下吧。”老张头想了想说“别过意不去,等你家盖新楼房上梁,我来喝上梁酒”说完快步离开。冬莹挎着篮子里的鸡蛋愣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这实在令人过意不去啊”
得知要运砖头,在没有电话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的情况下。冬莹只能打车直接来工地找老公回家运砖。这工地上有几个同村人,正好过来搬水泥看到冬莹,他们是从小和冬莹老公一起长大的哥们儿,开玩笑说:“哥们儿你媳妇想你找你来了”军强只顾低头干活以为是在开玩笑。当他突然抬头,看到冬莹已经站在他面前。惊讶的问“你怎么来了?”冬莹把老张头给弄到砖头票的事儿说了一遍。老公说“你先回去,等我收工回家”冬莹把消息传到后,只能赶紧回家不敢多耽搁时间,因为家里还有五岁的孩子。
(请继续阅读下文)
前一篇:盼望连载小说(十三)
后一篇:《盼望》连载小说(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