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特殊句式

(2016-09-29 21:05:49)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者,‥‥‥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也

4、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者也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为‥‥‥

6、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乃,‥‥‥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8、梁父即楚将项燕。‥‥‥即‥‥‥

9、吾村十里皆平原。‥‥‥皆‥‥‥

10、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本‥‥‥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是‥‥‥

12、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无判断标志

13、予本非文人画士。否定判断

二、省略句

(一)省略主语

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承前省略“余”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略“公”

3、()日:“独乐乐,……”()日:“()不若与人。”对话省略

4、()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转换省略

5、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 )则在舟中矣。复杂省略

(二)省略谓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略

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蒙后省略

3、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其他省略

(三)省略宾语

1、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承前省略

2、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使令性动词后,兼语省去

3、扶苏以说谏故,上使()外将兵。(同上)

4、竖子不足与()谋。介宾结构中的宾语省略

5、权以()示群下。(同上)

(四)省略介词

1、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介词“于”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介词“于”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省略介词“以”

4、秦王购之()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三、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羸兵为人马所蹈籍。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四、疑问句

1、豫州今欲何至?

2、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3、安能求其千里?

4、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6、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7、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8、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 、吾与徐公孰美?

五、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

2、谁与,哭者?

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4、空中而多窍。

5、信哉,是言也!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时人莫之许也。

3)及里城,皆不之觉。

4)自古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6)世混浊而莫余知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

1)沛公安在?

2)卿欲何言?

3)宋何罪之有?

4)孔子曰:何陋之有?

5)大王来何操?

6)之二虫又何知

7)何以知之

8)而又何羡乎

3、介宾短语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王问:“何以知之?”

3)余是以记之。

4)一言以蔽之。

5)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6)奚以知其然也

7)子卿尚复谁为乎

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为强调宾语,借“之”“是”提宾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惟命是从。惟利是图。

3)吞舟是漏。

4)唯余马首是瞻。

5)何厌之有

5、其他

何以汝为见

引佩刀自刺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词 + 定语 +

1)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中心词 ++ 定语 +

1)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3)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

3、中心词 ++ 定语(+ 者)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凌万顷之茫然

5)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6)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

4、中心词  数量词

1)比至陈,车六七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2)吏二缚一人诣王。

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5)秦王购之金千斤(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四)状语后置

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败秦师于崤。

3、战于长勺。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6、而君幸于赵王。

7、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8、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9、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0、皆不可限以时月。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13、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14、古人之观于天地

六、固定句式

1、今日之事何如?   何如——怎么样

2、取之璧,不予我城,奈何?   奈何——怎么办

3、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奈之何——拿它怎么办

4、无以致书以观。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6、故患有所不避也。有也——有‥‥‥的(人、物、事)

7、几无所逃死。      无所——没有‥‥‥的(人、物、事)

8、吾孰与徐公美?     孰与——与‥‥‥相比,谁‥‥‥

9、将军岂有意乎?     岂‥‥‥乎——是否‥‥‥吗

10、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不亦‥‥‥乎——不也是‥‥‥吗

11、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无乃‥‥‥乎——恐怕‥‥‥吧

1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得无‥‥‥乎——怎么不‥‥‥呢

13、此世所以不传也。     所以——‥‥‥的原因

14、然则何日而乐耶?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5、人人自以为必死。    以为——认为‥‥‥

16、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以为——把‥‥‥当作

1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胡为乎——为什么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