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京剧《四郎探母》中一些不近情理的地方——张在云博文
(2013-10-08 23:16:07)
(一)在《坐宫》一折中,杨延辉一出场所唱的一大段“西皮原板”的唱词过渡不好,衔接不自然。例如杨延辉先唱了“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之后,不能就唱“我好比……”这几句比喻唱词,这样会中断了上面的话头,转得突兀,语气不协调,观众会问“怎么好不惨然呢?”而杨延辉应该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接着唱“当年怎么样?”以及“现在想怎么样?”然后再归纳式地唱“我好比……”这四句比喻句,最后再唱“想老娘怎么样”?这样一来,这段唱词的衔接和过渡就自然、顺畅和连贯多了,也才符合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把各句唱词组织得浑然一体,更能有层次地表现杨延辉当时的复杂心情。有的专家和京剧界人士会说这段唱词是从谭鑫培等前辈京剧名家就开始固定下来的板式和唱腔,不便再进行更改,云云。但笔者认为唱词内容的安排是第一位的,唱腔的安排和设计是第二位的,腔随义生嘛,不合理的、有待提高和打磨的唱段还是应该进行修改的,因此笔者对这段唱词建议是否可作如下更改:
杨延辉:(唱西皮原板)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曾记得沙滩会一场血战,
只杀得血成河尸骨堆山;
只杀得杨家将东逃西散;
只杀得众儿郎滚下马鞍。
有本宫改名姓脱了此难,
十五载在北国匹配凤鸾。
肖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
我老娘押粮草来到北番。
我有心宋营中前去探看,
怎奈我无令箭难以出关!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
我好比弹打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离山虎落在平川!
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
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
(转唱流水板哭头)
眼睁睁高堂母难得相见,
儿的老娘啊……
母子们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
(二)在《坐宫》一折中,铁镜公主唱道: “这不是那不是是何意见……”其中的“意见”一词用得太俗了,缺少文雅气,不符合公主的口吻,词义表达也不准确,应改为“这不是那不是是何心愿(或‘有何思念’)……”才准确、贴切、得体。
(三)在《坐宫》一折中,当杨延辉向铁镜公主说出老娘押粮来到北番,有心趁此时前去探看时,铁镜公主的两句唱词为:“您那里休得要巧言改变(辩),您要见高堂母我不阻拦。”其中的前一句唱词写得很不合情理,上下衔接也不协调、不和谐。杨延辉讲的是实话,怎么“巧言改辩”了呢?这完全是“水词”,应删改。为了表明铁镜公主的仁德、贤孝,能化解冤仇,海量洪宽,彼时彼刻的复杂心情,这几段唱词可否作如下修改:
公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
十五载到今朝才吐真言。
原来是杨家将把姓名改换,
他思家乡想骨肉不得团圆。
我这里走上前表明心愿——
(左右为难地又反复思量了一下,终于有了决断,施礼,白)哎,驸马哪!(接唱西皮流水)
驸马爷听咱家肺腑之言:
我父王死在了您兄袖箭,
我二家是仇敌反结姻缘!
论理来要将您捆绑上殿,
十五载夫妻情让人作难!
怪上天令您我结成姻眷,
又看在小阿哥情有可原。
从前事一笔勾两相休怨,
我和您好夫妻到老百年。
早晚间休怪我有所怠慢,
不知者不怪罪您要海涵。
杨延辉:公主啊!(唱西皮快板)
我和你好夫妻恩情非浅,
贤公主好海量胸襟坦然。
想当初有苦衷姓名改换,
我生怕坏家声玷污祖先,
只心想在辽邦苟延残喘,
万不想与公主还配凤鸾。
这都是老天撮合难料算,
我二人到白头捐弃前嫌。
杨延辉有一日愁眉舒展,
誓不忘贤公主恩重如山。
公
夫妻们果真是恩情匪浅,
咱与您隔南北千里姻缘。
因何故终日里长吁短叹,
有甚么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杨延辉:(接唱)
非是我终日里愁眉不展,
有一桩心腹事不敢明言。
肖天佐摆大阵两国交战,
我老娘押粮草来到北番。
我有心过宋营前去探看,
怎奈我处深宫难以出关。
公
为子者讲孝道把亲思念,
您要见高堂母咱不阻拦。
杨延辉:(接唱)
多蒙你明大义允我探看,
又怎奈无令箭我怎能过关?
(四)在《盗令》一折中,铁镜公主为了诓得令箭,就将阿哥掐了一把,让他啼哭,当肖太后问到阿哥为何啼哭时,她就诓哄肖太后说是阿哥想要令箭玩耍,结果肖太后就轻易上当,给了“金鈚箭”。这种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化,很不近情理。肖太后是很有头脑的政治人物,岂能这样容易上当受骗呢?此外,阿哥被掐哭了起来,又怎能同他想要“金鈚箭”玩耍而有机地联系起来呢?剧本若不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观众不明就里,定会感到突然。因此,剧本为了说服观众,起码应该交代清楚这样的背景:肖太后平时溺爱阿哥,常抱着孙子用令箭逗他玩,因而铁镜公主才有了用这种方式诓令箭的动机和理由,肖太后也才深信不疑,放心地给了“金鈚箭”。这个细节描写虽小,却很关键,不可忽视。如果我们在这里铺垫好了这个细节,那么还能对《斩辉》一折中,肖太后因看在阿哥的份上(原剧本释放的主要原因)而赦免了杨延辉的情节留下伏线,增加了剧本的说服力。这段戏文可否这样修改:
公
辞别母后忙回转——(转唱西皮流水)
举目抬头四下观。
御案现有金鈚箭,
不能到手也枉然!
低下头来忙盘算——(思考,夹白)有了!(接唱)
猛然一计想心间。
母后爱把阿哥抱,
常拿令箭逗他玩。
暗将阿哥掐一把——
(用手暗掐阿哥一把,阿哥哭,太后闻声招手)
肖太后:回来!
公
肖太后:(接唱西皮摇板)
孙儿啼哭为哪般?(亲热地接阿哥抱)
公
小子平日被娇惯,
又要母后令箭玩。
论令条就该将他斩——
肖太后:慢着!(接唱)
我儿说话理不端。
别人要令就该斩,
孙要只管拿去玩。
我今交汝金鈚箭——
(拿令箭欲交,又有所考虑,迟疑了一下才放心,接唱)
五鼓天明定归还。(递令箭)
公
谢罢母后金鈚箭——(施礼,下殿)
速交驸马好出关!(下)
(五)在《出关》一折中,把守关门的军爷不应该让大国舅、二国舅来充当,因为一来国舅的身份显赫,不可能亲自来把关坐镇,二来两位国舅不论是肖太后的弟弟也好,还是铁镜公主的亲兄弟也好,都一定同驸马多年相处,同殿为官,混得很熟,杨延辉出关时无论怎样改扮,都不容易逃过熟人的眼睛,混得出关去,所以笔者认为把关的人用一般的军爷充当就可以了。至于回关时又再由大国舅、二国舅参与捉拿杨延辉就行了(可交代他们为主管辽国后方安全的官员)。
(七)在《见弟》一折中,杨宗保有两句唱词:“忽听帐内哭声震,急忙向前问详情。”从杨延辉一进帐起,直到“弟兄对坐叙寒温”都没有哭的唱词和讲白,剧本的潜台词也没有提示演员要有哭的动作,所以杨宗保的这两句唱词就有些悬空、无法照应而站不住脚,显然,这是剧本的疏漏了。我们只要把“叙寒温”改为“放悲声”,接着让弟兄二人“叫头”,并拭泪就衔接起来了。
(八)在《见娘》一折中,当杨延辉向佘太君说明铁镜公主贤德,还幸亏她盗令,才得以出关探母时,佘太君有句唱词:“望着番邦深深拜”,这很不合乎佘太君的地位、身份和气质,过去有的旧唱词还这样唱道:“望着番邦深下拜,我贤德的媳妇不能来。”就更不好了。此外,杨延辉当着佘太君和弟妹的面也唱道:“肖后待儿恩似海,铁镜公主配和谐。”这也不太符合讲话的语言环境和分寸,“恩似海”在自己的母亲佘太君面前讲太夸张过分了,这样也会伤害了对方的思想感情,刺痛了亲生娘佘太君的心。为了掌握好佘太君和杨延辉这两个人物活动的分寸,较好地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笔者建议把这几段唱词作如下修改:
杨延辉:唉,娘啊!(唱西皮散板)
老娘亲请在上您的儿大礼(转回龙)参拜——
(下跪,对佘太君三叩首,佘太君示意八姐、九妹扶起,转唱西皮二六)
拜千拜,拜万拜,也折不过儿的罪来!
孩儿被擒在番邦外,
只想一死早安埋。
怕坏家声姓名改,
哪知不死脱祸灾。
肖后还把儿错爱,
铁镜公主配和谐。
儿困番邦一十五载,
常把儿的老娘挂在心怀。
胡地衣冠懒穿戴,
(转唱西皮快板)
每年间花开儿的心不开。
闻听得老娘到北塞,
乔装改扮探母来。
见母一面愁眉解,
愿老娘福寿康宁永无灾。
佘太君:(气愤、不平地)儿哪!(唱西皮流水)
娘问你夫妻恩爱不恩爱?
公主贤才不贤才?
杨延辉:娘啊!(唱西皮快板)
公主仁德量如海,
可算贤孝女裙钗。
仇家结缘能化解,
深明大义巾帼才!
不是她盗令哪能来得快?
又要儿捎话慰娘怀。
本当过营将娘拜,
又怎奈两国相争,儿的娘啊!她不便来。
佘太君:哦!(站起,唱西皮摇板)
迟早要接她过门来。
我杨门舍家卫国把民爱,
备尝了酸甜苦辣心底埋!
(十)在最后一折《斩辉》中,肖太后为什么要释放杨延辉?剧本处理太简单化了,没有揭示出人物活动的内心世界。特别大半折戏都让两位国舅来“插科打诨”,唱“秋皮戏”,老逗肖太后作玩,好让观众取笑,很没有必要,这样做会冲淡了剧情。因此,我们建议除了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秋皮戏”外,还要紧紧围绕“国仇、家恨、亲情”的纠葛来展开故事情节,把肖太后也描写成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正面人物,她赦免杨延辉有着重亲情、讲孝义、惜将才、顾名声、看现实和容人过等多方面的考虑,是一位有远见、有胸襟、高瞻远瞩而不可等闲视之的女性领袖人物。
此外,这折戏历来很少单独演出,远没有《坐宫》那样演出频繁和独立性强,究其原因,就是这折戏中没有比较好或拔尖的唱段支撑,肖太后赦免杨延辉仅仅只是看在阿哥份上,剧中人的矛盾冲突不太强烈,表现一般,而且显得有些单调,扮演肖太后等的演员在剧中没有多少实在的戏可做,因此演员也无从发挥和施展自己的才能。总的来说,肖太后在《四郎探母》中的旦角戏还不如佘太君的老旦戏份量重和质量高。其实这折戏应该是整出戏的又一个高潮,有不少地方可以发挥和给演员加戏,写出典型和有份量的唱段,让他们能很好地施展和发挥自己的技艺与才能,特别是通过剧情的曲折和发展变化,可以进一步把肖太后这个人物性格塑造好,可以把她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思想感情变化一步一步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让整出戏有个更好的结局和收场,我们设想这折戏可作如下几处重要的改写:
(1)为了辽国的利益,为了夺取大宋的江山,为了不忘过去的仇怨,这折戏一开始时,肖太后震怒,坚决要斩“盗令出关,私自探母”的杨延辉。因此,我们可以把戏写得紧凑一些,气氛渲染得强烈一些,例如:
(四辽兵、四辽女、四值殿官引肖太后上)
肖太后:(念)
撒出鹰鹞去,
雄的本是宋天子,
雌的乃是肖银宗。
一殿官:将木易绑上殿来!
杨延辉:(唱西皮倒板)
(四军校、大国舅、二国舅捧宝剑、令箭押杨延辉上)
杨延辉:(接唱西皮快板)
众军士:哪里走!
杨延辉:(接唱)
肖太后:大胆!(接唱)
杨延辉:(接唱)
岂敢私通大宋家。
肖太后:(接唱)
杨延辉:(背对肖太后,接唱)
肖太后:(惊愕地)呀!(接唱)
午时三刻问斩杀!
杨延辉:不好了!(唱西皮摇板)
(2)铁镜公主上殿讲情、夫妻双双哀告、两位国舅求情,以及母女爆发激烈冲突,这都没有动摇肖太后要斩杨四郎的决心,从而使剧情的矛盾进入了高潮。我们对这部分情节作了进一步的加工提炼,修改了原来的不少唱词,使其更符合剧情的发展和需要,从双方对立的矛盾中,更能刻画肖太后等人的性格,并使文句也显得更优美动听,韵味醇厚,朗朗上口。例如:
(大国舅、二国舅引铁镜公主上)
大国舅:铁镜公主,快点走吧!
二国舅:了不得了,驸马要问斩啦!
公
(走至杨延辉身边)驸马!(接唱西皮摇板)
大国舅:驸马爷醒醒吧!您瞧谁来啦?
杨延辉:(唱西皮小倒板)
(向大国舅)啊公主!
大国舅:公猪(主)哇?我成了母猪了!公主在那边哪!
公
杨延辉:哎呀公主哇!(接唱西皮快板)
公
肖太后:(唱西皮摇板)
来到银安为何情?
公
驸马身犯何等令,
肖太后:(唱西皮摇板)
公
肖太后:大胆!(唱西皮摇板)
公
肖太后:(唱西皮摇板)
公
肖太后:(白)哼,我是定斩不赦!(拍惊堂木)
公
公
杨延辉:太后、母后、太后啊!(哭)
公
杨延辉:(唱反西皮散板)
公
杨延辉:(接唱)
公
杨延辉:(接唱)
公
杨延辉:(接唱哭头)
公
老娘亲!
杨延辉:(与铁镜公主同唱)
杨延辉:(接唱)我的丈母娘啊!
肖太后:我是定斩不赦!(拍惊堂木)
(杨延辉转身坐地,低头)
大国舅:得!没节骨眼啦!
二国舅:瞧,没法下台了!
大国舅:别瞧着呀!
二国舅:怎么着?
大国舅:咱们给求个情吧!.
二国舅:这个情儿,咱们求得下来吗?
大国舅:咳,你不知道,老太后喜欢的是咱们这样儿的。
二国舅:听你的,来吧!
大国舅:(与二国舅同时)老太后在上,奴才
肖太后:二位国舅,有什么话,你们就说吧!
二国舅:木驸马犯罪,理当斩首,念在平日当差勤俭,立有大功,只可一赦,不可一斩!
大国舅:求您开恩吧!
肖太后:二位国舅,敢是与驸马讲情吗?
大国舅:(与二国舅同时)不敢,老太后开恩!
肖太后:好呀……
大国舅:(与二国舅同时)好啦,太后准情啦!(欲起身去放人)
肖太后:嘟!(大国舅、二国舅吓得仍跪下)命你二人监管皇城禁地,驸马犯罪,你二人有失查之罪。我先斩木易,再与你二人算帐,与我轰了下去!
二国舅:(对大国舅)轰了下去!
大国舅:(阻止)得了,别闹着玩,这回可傻了眼啦!
公
肖太后:(接唱)
公
肖太后:(接唱)
公
肖太后:(接唱)
公
肖太后:(接唱)
公
肖太后:(接唱)
公
(3)几次讲情,肖太后都不肯松口。在两位国舅的启发和诱导下,万般无奈的铁镜公主只好破釜沉舟,走出最后一着险棋:将阿哥摔与肖太后,自己寻死觅活,以便打动太后能赦免杨四郎。也可以说用亲情来感动太后,用自刎的后果来相劝太后回心转意;也可以说用死来威逼太后改变主意,以便赦免杨四郎。通过剧情的一步步发展变化,肖太后的思想也在剧烈地斗争,不断地跟着起变化,在多种严酷的客观现实面前,她权衡了利弊,考虑了不少问题,思想上非常成熟的她终于顾全大局,赦免了杨四郎,我们对这部分戏作了这样的安排:
二国舅:我说公主,到这个时刻了,您不想主意救驸马爷。您怎么发起呆来了?
大国舅:说的是啊!
公
大国舅:(与二国舅同时)公主。
公
二国舅:旁观者清,当事者迷。
大国舅:一点主意没有了?
公
二国舅:我先问问你哪,你这会儿没主意,那么当初盗令出关的时候,你的主意都打哪儿来的呢?
大国舅:对啦!
公
二国舅:怎么个起由?
大国舅:打谁身上起的?
公
二国舅:哦,打阿哥身上所起的,这会儿救驸马爷,还得打阿哥身上来。
公
二国舅:有主意呀!
公
二国舅:是啊,您听着:他是姥姥家的肉,疼不够。您何不把阿哥往太后的怀里这么一拽,您躺倒地下,一撒娇儿,什么“我不活着了”“我非得寻死吧!”“我抹脖子吧”!您这么一闹,阿哥必哭,老太后一心疼小的,也就把驸马爷饶了!
大国舅:这主意好。
二国舅:是不是?
公
二国舅:对。
公
二国舅:您怎么想不开呀!您这会儿舍不得小的,可是救不了老的呀!
大国舅:哎,这话可又说回来了。
二国舅:怎么说?
大国舅:您要是救了老了,何愁没小的呢?
公
大国舅:(与二国舅同时)使得,豁出去吧!
公
(将阿哥扔给肖太后抱着,白)母后,您不赦驸马,我也别活着啦,拿刀来,我要抹脖子!我不活着了!我不活着了!(装自刎)
大国舅:别乱来,别糊涂!
二国舅:那可使不得!
肖太后:且慢!(抱着阿哥沉思了一下,又吻阿哥一下,经考虑后终下决心)别乱啦!别乱啦!我赦了!(唱西皮流水板)
公
肖太后:(白)带上来!
公
(铁镜公主站起接过阿哥,出殿迎接,杨延辉反上)
杨延辉:(唱西皮快板)
公
(白)驸马,刚才母后一时的盛怒,得罪您了,没什么说的,我们这儿给您赔不是啦!(行举手礼)
杨延辉:(还礼)不敢。
公
杨延辉:(唱西皮摇板)
杨延辉:(接唱)
肖太后:你二人听令!(唱西皮快板)
赐你夫妻一道令,
快去镇守北天门。
领兵巡防须谨慎,
戴罪立功保边庭!
(白)好好当差,再有过错哇——二罪并罚,小心了!打点了!(取令箭)
杨延辉:(与公主同时,接过令箭)遵命!
肖太后:退班!
公
杨延辉:知道了。
公
杨延辉:嗳。
公
四郎探母有孝行,
杨延辉:(接念)
公
杨延辉:(接念)
(白)公主请!
公
以上意见仅只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可能有人会说,我的一些意见是在“钻牛角尖”。这也是实话,因为我的确很爱这出戏,爱之深,故责之严,何况这出戏还是戏校的重点教材,一点一滴,不能马虎,我希望把这出戏改得好上加好,精益求精,更能成为传世的精品!
(说明:笔者的改本曾刊登于“咚咚锵”中国戏曲网站、“京剧艺术网站”、“时代国粹”网站“剧本栏目”、百度网站等处,仅只“时代国粹”网站至今读者已有14700多人次。若经不住推敲,也不会有那么多读者了)
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张在云
2009年7月12日再修订 文稿专投
2013年10月再核正
邮政编码:650091
电话号码:15808870785
电子信箱:zss@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