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实施步骤补充

(2014-09-06 17:55:36)
标签: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bsp

分类: 软考考试

参考教材《如何通过信息系统管理师考试》中对BSP方法的实施步骤没有进行解释,鉴于BSP的重要性,现补充说明如下:

http://s2/mw690/003Dz5Regy6LPDxuUEN41&690

一、研究项目的确定

BSP的经验说明除非得到了最高领导者和某些最高管理部门参与研究的承诺,否则不要贸然开始BSP的硏究,因为研究必须反映最高领导者关于企业的观点,研究的成果取决于管理部门能否向研究组提供企业的现状,它们对于企业的理解和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在一开始时就要对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应交付的成果取得一致意见,避免事后的分歧,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取得领导同意以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研究组组长,要有一位企业领导用全部时间参加研究工作并指导研究组的活动。要确认参与研究的其他层次领导是否合适,并正确地解释由他们所在部门得到的材料。

二、研究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主要成果应当是硏究计划的制定,其内容包括研究计划、会谈日程、与主持单位一起做复查的时间表和研究报告大纲。

三、研究的开始阶段

在硏究开始阶段,主要是对企处情况进行介绍,全体研究组成员都要参加介绍会。

四、定义企业过程

企业过程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它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须考虑与组织机构的联系。

五、定义数据类

识别了企业过程之后,就要以企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其数据的类型识别出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即数据按逻辑相关性归成类。数据类型是和信息生命周期有关的,根据信息资源的4个周期,数据类一般也有存档类、事务类、计划类和统计类。

六、分析显存系统支持

分析现存系统的支持的步骤包括考察信息系统对过程的支持、识别当前的数据使用情况、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提出判断和结论;定义信息总体结构的步骤包括企业的信息结构图、确定主要系统、表示数据流向、识别子系统、先决条件的分析、信息结构的使用计划。

企业的信息结构图描绘了每一个系统的范围,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系统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过程的支持,以及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信息结构图是企业长期数据资源规划的图形表示,是现在和将来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蓝图。为了将复杂的大信息系统分解成便于理解和实现的部分,一般将信息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而以相互联系的分系统,即信息系统的主要系统。通过将过程和由它们产生的数据类分组、归并,形成主要系统。

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的过程为确定选择的标准、对子系统进行排序、描述优先子系统、选择实施方法。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ResourceManagement:IRM),是指组织在业务活动中(如生产和经营活动〉对信息的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进行全面的管理。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应该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前者强调对数据的控制(维护和安全〉,后者则关心企业管理人员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流程和方法〕。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与数据库管理有很大的区别,数据库管理仅仅负责物理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安全性和维护工作;而数据管理在于确定数据规划、数据应用、数据标准、数据内容、数据范围等。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3个主题,如下:

(1)资源管理的方向和控制,要从整个企业管理的全面来分析资源的管理。其指导方针是数据可共享、数据处理机构提出应用项目、资源的有效性。

(2)建立企业信息资源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方计政策,控制和监督信息资源功能的实施。

(3)建立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从事数据的计划和控制、数据获取以及数据的经营管理,并包括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该机构应由企业的一位副总裁来担任领导,并包括数据处理管理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

七、制定建议书和计划

通过BSP研究而提出的具体建议可能有以下4个方面:

(1)信息结构。包括对目前正在开发的系统所需要的修改,对作为未来方向和未来信息系统规划基础的信息机构的认可,对现行系统的过渡性改进。

(2)信息系统管理。包括加强数据管理以控制组织机构内的数据资源:改进信息系统的规划过程,使得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和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一个测控系统,以保证未来实施工作能顺利完成。

(3)分布信息系统规划。包括分布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数据的组织和程序的开发。

(4)总体结构优先顺序。包括提出将被实行的优先级的系统,实行高优先级系统的先行系统的确定。

每个开发计划都应该包括项目的范围、主题和目标、预期成果、进度、潜在的效益、人员和职能、工具和技术、人员培训、通信、后勤和控制。

八、研究成果报告

写出BSP研究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并向管理部门介绍研究工作所做出的判断,提出建议及通过开发计划。成果报告一般应包括研究的背景、系统目标和范围、研究方法、主要问题的识别、结论及建议、对后续项目的开发计划等。BSP研究的后续活动是指当BSP研究完成后,进一步开发时应考虑和从事的活动,它是BSP研究主要活动的继续发展。它更偏重于确定细节和做出实现项目的计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