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什么始终离不开和珅?

标签:
文化 |
作为康乾盛世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非议颇多,但乾隆皇帝仍然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位明君(至少不是废物)。然而也正是这位皇帝,却无比信任和珅这样的大奸臣。这又是为何呢?野史固然有趣,不过也有一些合理的说法,比如说:和珅的才能。
在乾隆朝后期,因其精通多种语言,是实际上的“外交部长”,多次负责处理国际事务。英国试着马噶尔尼曾评论和珅“符合尊贵的身份”“态度和蔼而对问题认识深刻,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实际上,和珅真正的才能并不是区区一个外交家,而是财政部长——这就是乾隆离不开他的原因。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国库充盈而威加四海。但乾隆皇帝乃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下江南,建立颐和园,这都是需要大量的白银和足以处理这笔巨资的人才,但是朝中的大臣几乎无人能满足此条件——和珅例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岁时的和珅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他勤朴地管理布库,令布的存量大增,使他得到乾隆的注意。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四月,任命总管内务府大臣。在和珅去之前,该部门经常要靠户部的接济,在他接手后,很快就面目一新:曾经大量的赤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丰厚的盈余。因为在这两个岗位上优异的变现,和珅得到了乾隆皇帝的信任。渐渐地,凡是和财政有关的工作乾隆皇帝都交给其处理。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甚至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虽然贪污是和珅的最大的过错,但他的才华还是应该得到认可。因为善于理财,他与刘墉和纪晓岚并列为清乾隆时期三大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