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看新闻说,东北出现人口外流危机,并且出现老龄化趋势,因此影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东三省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全国倒数位置。据说总理还亲自到东北,要求今年必须完成经济发展的任务。
这让我想起当年,日本人为什么对东北三省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日本人看到了东三省丰富的资源,这对资源短缺的日本来说,如果得到东三省,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日本人看到了这一点,我们为什么至今没有看到?
60年代,中苏关系突然紧张起来,毛觉得要打一场战争,东北极有可能成为战场,所以,从那时起,东北主要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产业,其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开放之后,邓首先想到的是在东南沿海开放,然后是长三角。东北和西北本来经济就落后,开放后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日渐增大。
相比而言,东北在很多方面是优于西北的,但这些年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今天,人们把东北经济的滞后归结于人口流失。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东北人为什么会外流?我觉得是东北人的流浪逃荒的气质决定了他们在任何时期都会有一种背景离乡的情结。东北人大都是从山东、河北逃过去的,本来他们逃到东北就没打算扎根,想象着挣够钱回老家。但是能回去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大部分逃过来的人后来都留在了东北,构成了今天东北人群体。
从当年闯关东到现在,东北人只不过生活了五代,和广东、福建、长江、黄河一带的人相比,归属感、宗族意识显然差多了。日子稍微过的有点不如意,就会想到离开,东北人是最能理解“人挪活,树挪死”这句话真谛的群体。这种心理,不是总理去东北几趟就能解决的啊。尤其是,这种背景离乡的气质从开放以来一直没有断过,东北人的血脉关系已经铺展到全国,东北人随时可以卷铺盖离开东北,到新的地方落脚。
而东北经济在近三十多年发展十分缓慢,让不踏实的东北人一直处于人心思动的状态中。现在,想要解决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解决东北人的心态问题,那就是留住东北人。要留住东北人,一定要把经济发展起来……这很像第22条军规,大概只有约瑟夫·海勒当总理之后才能解决东北经济落后的问题。
后一篇:杂草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