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霉素在茶花中的使用方法

(2019-10-28 18:42:40)
标签:

赤霉素

茶花

收藏

分类: 花/书/画/鱼/玩

鑫顺得专用(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a9aeeb33201ea7a.jpg地的地址)

赤霉素在茶花中的使用方法


赤霉素在茶花中的使用方法


  如果你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  那你的生活就像垃圾一样!
   茶花赤霉素的使用方法
  茶花的催花技术是用赤霉素进行催花处理,这样花朵开得大、开得好而且早。赤霉素种类多达30余种,其中活性最大,效果明显的是“GA3”。

  实践证明,赤霉素处理的茶花有以下优点:
 (1)一般情况下可使花期提早30~40天开放。对于早花品种,9月底前可开花,中花品种11~12月份可开花,晚花品种次年2~3月份可开花。
 (2)通常可使花径增加30%左右。
 (3)可使花色更加鲜艳夺目。特别对于红色、粉色或复色品种,用赤霉素催花处理后,花色会变得鲜嫩,甚至出现紫色或蓝色花。
 (4)花瓣质地增厚,整个花朵更加坚挺,有时花瓣边缘会出现规则的锯齿状。
 (5)可相对延长开花期。对不同花期的品种或者同一植株的不同花蕾,分阶段进行催花处理,能使整个花期达到7~8月之久。

    茶花的催花处理方法十分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切芽滴药法,用刀片将临近待处理花蕾的一个营养芽横向切支1/3,然后用皮头滴管或注射器在切口处滴1滴1%的赤霉素水溶液,催花处理便完成了。
   二是削蕾涂药法;用刀片在待处理的花蕾顶尖薄薄地削去约1~2毫米,再将醮有0.1%赤霉素水溶液的药棉用镊子小心覆盖在花蕾顶尖的削口上,每隔30天重复涂1次,连续3次。可用出售的赤霉素粉剂:粉剂先用少量酒精或衡碱溶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市售的赤霉素水剂,则直接加水稀释即可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每株茶花用赤霉素处理的花数不应超过总花量的1/4,每星期人工处理几个花蕾,适当拉大处理间隔时间,以使被处理的花蕾能陆续开放,从而延长茶花的欣赏时间。所用赤霉素浓度,随着季节的推后,浓度应适当提高。如8~9月切芽滴入法所用的浓度为1%,10月份则为1.3%,11月份1.5%,12月份为2.2%。在催花处理后,由于花蕾迅速膨大,应加肥水管理,多施磷钾肥。如果碰到簇状花,赤霉素处理前应将多余的花蕾疏掉,只留1个健壮的饱满的花蕾,再滴加赤霉素液催花。 不能在需要结种子的地方使用赤霉素,〈赤霉素是细胞分裂素、使用后大部分种子核将被消融〉、、如果是观赏花、可在开花前30天左右用50—100PPM左右的,溶液进行喷嚏、对花蕾的发育、提前开花有促进作用。

     赤霉素(GA)是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赤霉素种类繁多,常用于农业生产,对种子萌发、叶片伸展、茎和根的伸长、花和果实的发育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作物的日常管理中使用相当广泛。

  赤霉素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两方面:
   赤霉素的作用 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扩大(但不引起细胞壁的酸化),除此之外,赤霉素还有着抑制成熟,侧芽休眠,衰老,块茎形成的生理作用。促进麦芽糖的转化(诱导α?淀粉酶形成);促进营养生长(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但显着促进茎叶的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等。
   赤霉素使用方法
  1、该品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并能相互增效。如果使用赤霉素过量,副作用可造成倒伏,所以常使用助壮素进行调节。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但可与酸性、中性化肥、农药混用,与尿素混用增产效果更好。
   2、喷药时间最好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3:00以后,喷药后4h内下雨要重喷     3、该品浓度较高,请按照用量配制。浓度过高会出现徒长、白化,直到畸形或枯死,浓度过低作用不明显。对叶类蔬菜用液量因作物植株的大小、密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每亩每次用液量不少于50千克。
   4、赤霉素水溶液易分解,不宜久放,宜现配现用。 5、使用赤霉素只有在肥水供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不能代替肥料。



注: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如有异议请联系作者删除。


赤霉素在茶花中的使用方法

赤霉素在茶花中的使用方法

赤霉素在茶花中的使用方法

赤霉素在茶花中的使用方法

                                                           ————好人一生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