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课记录及评价

(2013-11-18 10:42:33)
标签:

反思

评课

教育

分类: 反思总结

学校一年一度的课堂教学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为准备比赛,通信研教研组的老师们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相互取经。难得正规的集体教研活动,从活动中体会着难得的快乐。

上午是尚文斌的信息技术课。尚文斌,一位年轻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这节课的课题是《文档的美化》。

教学流程:准备工作——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基础+提高)——突显重点难点——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操作,完成任务——学生间相互评分——优秀作品展示。具体操作内容如下(截图):

听课记录及评价

这节课可为电子报刊比赛活动作铺垫——大多数操作都是制作电子报刊所必须要用到的。从整体来看,本节课任务明确,节奏紧凑,各环节安排恰到好处,基本完成各教学目标。具体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如下:

本节课的亮点:

任务安排人性化。基础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做提高任务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完成。不论是基础任务还是提高任务,难度都适中,加上教师课堂演示,学生基本都完成。

提高任务趣味化。把制作“花瓣图形”作为提高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都愿意尝试,勇于创新,在传统的操作任务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操作,以此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任务评定客观化。出世任务时,操作的每一步都给定分值,作业评定选择学生互评。评分的学生可根据每一步的分值给出相应分数,学生当堂可对自己的习得情况进行检测。

汇报成果自主化。在所有同学完成任务并相互进行评定之后,教师要求愿意展示自己作品的同学将座位号报给老师,老师通过极域软件用大屏幕进行展出,供全班同学观摩和学习。此环节出示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评判。极大地鼓舞了不同层次学生自我展示的勇气和决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上起到很好的达成效果。

本课的不足之处:

1. 课堂控制稍欠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后,“能上网”是第一需求,因而将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上网自主活动”这件事上,因而很多环节都能听到“老师,连网”的呼声,而本课基本上是不用连网的,因而学生有一种因“断网”而产生的抵触感,更多的是不满情绪和失落感,老师如能做正确引导和提示,课堂秩序和纪律会明显好转。

2 评价过程略偏主观。学生之间在量化给分时,还是带有主观色彩,上交的作业不管完成情况好坏,分数基本上都是满分(35分)。如果将每步的分数量化成表格,每位学生对应着量化表给每一步的分值,最后合成总分,并写上评判人的姓名,学生在给对方评定时会有更精准的参考,让自己的评价更有说服性和责任感。建议量化表如下:

项目评定

标题设置(3分)

文字效果(3分)

首行缩进(5分)

首段设置(3分)

分栏

(3分)

插入图片(5分)

边框

(5分)

保存文档

(1分)

花瓣合成(5分)

总分

评价人

得分

 

 

 

 

 

 

 

 

 

 

 

3 课堂小结被忽略。课堂的最后还有一点剩余时间,教师若能对整节课做一些点评,无论是对教学内容、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是对学生汇报展示的表现做简短总结,整节课将显的更加完整高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