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推荐
(2022-04-23 15:45:49)分类: 书文轶事 |
2021年6月,我有幸读到了罗伯特·戴博德著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薄薄的一本书,解决了基本的心理问题。以下是本人的一点阅读总结:
(一)认识自己。通过心理咨询,蛤蟆慢慢地开始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
(二)接纳过去,接纳自己。接纳过去意味着这事已经发生了,这就是你一生中最合理的部分,你没法改变。你的父母竭尽所能了,把你养大,最起码让你健康地活到了今天,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为你不知道父母经历过什么,你不知道他们小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接纳自己,首先觉知、正视自己的情绪,分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然后观察它,跟它和谐相处,告诉自己:我可以不是这样。
(三)改变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人。一个真正主动积极的人会发现从刺激到反应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叫做选择。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同意。如果你不把别人伤害你的权力交给别人的话,他们是没法伤害到你的自尊,没法伤害到你的内心的。所以,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四)人生有四个坐标,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1.你好,我不好。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确定自己是不幸的,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而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从而产生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
2.我好,你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喜欢攻击或谴责别人,最后让对方自卑或自责,加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
3.我不好,你也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更确切来说是“犯罪者”,既自卑又自大,既自我贬低也攻击他人,情绪反复无常,很容易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4.你好,我也好。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选择和承诺。你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别人是好的,通过行为和态度,持续对自己和别人展现美好。
前一篇:南明速亡的技术分析
后一篇:读李贺的《崇义里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