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勒温的行为公式和动力场说

(2014-03-08 22:25:58)
标签: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知识

    库尔特·勒温(Kurt.Lewin,1890-1947)是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终年56岁。勒温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

勒温的行为公式:B = f (P, E)
    B:行为
    P:个体因素:个体心理和个体意识倾向,包含个人的兴趣、需求等因素
    E: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P和E共同构成生活空间(“场”),也就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这些事实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准物理事实,二是准社会事实,三是准概念事实, “准事实”指在一定时间、一定情境中实实在在具体影响一个人行为的那一部分事实,并非客观存在的全部事实。这一部分事实有时候可能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吻合,也有时候可能不吻合。

    一个人的行为,不仅与他的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即他的“场”)有关。


勒温的动力场说
    勒温采用场的理论,但他所说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它包括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他所说的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所具有的准需求等等完全是现象上构思的动力。因此他的场就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

    勒温借助于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力的动的交涉作用。他认为这些力也像物理的力一样可有三种属性:方向、力量和作用点。前两种力可用向量的概论来表示,而作用点则可用箭头来表示。

    他也用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场的力量的相对立的矛盾的情境。在个体与心理体系动力的交涉中,由于一定方向和力量的引拒作用,由于几个力量的相辅相成,由于阻碍的影响,由于目的达到、欲求满足和活动受到阻止而产生的力的分配的改变,于是就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动力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