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试讲稿

标签:
省级规划课题 |
分类: 课题研究 |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厘米的认识。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使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习准备:直尺、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长方形。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女孩用拃来量,她量的课桌有6拃长;男孩用铅笔测量,他量的课桌有4支铅笔长)
思考: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
(选择的工具不一样)测量的标准不一样。
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用同样的工具)
(二)活动感知,形成表象
1、认识尺子
请大家拿出直尺认真观察,尺子上有什么?(为了便于观察,老师把尺子放大了)
①竖线——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
②有数字——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从小到大
最小的数字是什么?——0——0表示什么?——开始、起点
③cm——读作:cm,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cm就是厘米的意思。一般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做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引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①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从哪到哪表示1厘米)
从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②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
师:尺子上从0到1是1大格,从1到2是1大格、、、也就是说
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③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拇指和食指比划1厘米,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④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电灯开关的宽、订书钉的长、图钉的钉长、小正方体的边长等)
3、认识几厘米
你知道尺子上从哪到哪是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吗?(从0到2两大格的长是2厘米)
(同桌互相指一指)
⑧小结: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的?
尺子上从0到第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要几个1厘米
4、测量
认识了尺子,大家会用尺子测量吗?我们来试一试
小结:通常,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儿歌
5、思考题:老师这有一把断尺,想要测量这只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6、画一画
学会了测量,你们会画线吗?请你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画线时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画线时,要注意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判断方法(量)
大家量得都很准确,有四只小熊也迫不及待地想量铅笔了,想一想,它们这样量对吗?
图1:铅笔一端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
图2:规范
图3:从刻度1开始量,最后到6应该是5厘米
图4:铅笔一端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但从5到10一共有5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
比较方法2和4,你认为那个方法好?
2、比一比看谁跳的远?
3、蓝色纸条有多长?
(四)回顾反思,概括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吗?
(五)作业设计
量一量手腕的长度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