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技巧研究》第二轮案例分析报告

(2018-11-12 15:33:34)

《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技巧研究》第二轮案例分析报告

 

                                        张启琳

新课标十分强调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 要求我们的学生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眼看着孩子们就要正式开始写话了。不再是和一年级一样“谁在哪里干什么?”、“什么样的什么怎么样”、“谁在哪里怎么样地干什么”……而是段落式的写话。要求更高了,对孩子们来说,也更难了。

作为一名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新老师,我开始揪心,开始犯愁,时不时地要问: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孩子抓住这些问题,并且写成一段话?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们爱写?……

我开始翻书,开始思考,开始摸索。

看到一位作家用“写作技巧”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我也试着梳理、总结一些写作小技巧,耐心地教班上的孩子。

班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小吃货,我就教他“写吃的先看先动”,选个好吃的,孩子们喜欢的,引导他们看得仔细一点,看出它的特点来;再动一动,动出感觉来;吃了它,吃出味道来(其实就是把观察的时间拉得长一点,把观察的角度拉得宽一点)。

第一次教学时,我选择了棉花糖,和孩子们一起现场制作棉花糖。在做的工程中,随着棉花糖机温度的升高,棉花糖散发着十分诱人的焦糖香味,孩子们一边看棉花糖制作的过程一边吞着口水,我知道,这时候,他们的兴趣已经被激发起来了。

棉花糖做好了,我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吃掉它,而是看!仔细看自己手中棉花糖,一边看一边说看见了什么?同时我在黑板上板书他们说出来的词语:蓬松的棉花糖、雪白的棉花糖、雪白蓬松、如烟如雾、香喷喷的棉花糖、像云朵一样的棉花糖……好了,看清楚了外形。第二步动一动,再吃了它,先忍住口水闻一闻棉花糖的味道。嗯,香、香气四溢……接下来,吃了它!口感怎么样?松松软软的口感,甜丝丝的味道……吃完了,第三步梳理一下,再下笔。

看了,闻了,吃了,现在写棉花糖有话可写了吧?孩子们异口同声答道:“有!”怎么写好呢?我们来梳理一下。

“吃”先看先动

1.,再看,再看!(看它的样子,看全了,看出特点)

2.动一动:闻、舔、咬……(留意“动”它时的感觉)

3.吃了它!(吃出味道来)

也就是说,写“吃的”,先看先动!看得细一点,看出特点来;动一动,动得有感觉;吃了它,吃出味道来。

除了吃,孩子们也喜欢玩。玩什么玩具?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写玩具我们也可以“先看再动”。写话课上,我让孩子们从家里拿来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先给大家讲一讲这是什么玩具?即玩具的名字。它是什么样子?即看一看玩具的外形。它好玩在哪里?动一动,玩一玩,写出玩具特点。通过这样的准备,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孩子们说了、听了以后,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写,比一比,谁写得更完整。

在写作中,边写边告诉孩子,加点声音,加点动作,就是把玩具比喻化、拟人化,形象点;加点悬疑,就是写得夸张点、有问题感点,让人有种期待感;加点形容玩具的词语,就是能更具体,读起来舒服好听。我将我们成人说的那种——比喻法、拟人法、夸张法等理性说法,换个说法,说得可爱点,说得好记点。他们觉得这个好玩,淘气地把玩具写“活”了,幽默可爱,讨人喜欢。

这就是我们平时课堂上的写作,这些取材都来自生活,通过孩子们自己的体验,感受到要写内容的有趣,心中才有灵气,口中、笔下的语言才充溢真性情。在写话前,从生活中为孩子们精心选取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点,引导他们说,想说才能写。通过一次次的培养,让他们一点点地喜欢上写作,在他们的心中开出一朵小花,一朵写作之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