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志|煮咖啡之前一定要知道煎焙与研磨的程度

咖啡生豆本身几乎是没有味道与香气的。借由「煎焙」这个加热动作,生豆才转变成咖啡豆特有的褐色,并释出味道与香气。经过煎焙的咖啡豆再透过「研磨」成粉状、以热水萃取之后,才终于变成我们经常饮用的咖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特点吧!
咖啡独特的味道与香气,是因为经过煎焙的结果。生豆里残存的微量水分经过煎焙后慢慢汽化蒸发,重量也会减少10~20%左右。一般来说,都是以咖啡豆的颜色来判断煎焙的程度。
煎焙
咖啡豆的煎焙度大致上可分成三大类,而这三大类又可再细分成八个阶段。
浅焙(Shallow
Roast)
浅焙包括轻度烘焙(Light
Roast)和肉桂色烘焙(Cinnamon
Roast);
初期的煎焙阶段,酸味与香味虽强、却仍带有少许的生豆味。生豆味特别强的Light
Roast咖啡豆,目前在市面上几乎已经找不到了。
中焙(In The
Roast)
中焙包括中度烘焙(Media Roast )、深烘焙(High
Roast)和城市烘焙(City
Roast),区别在于颜色有浅入深;
豆身为褐色、中期煎焙的咖啡豆。酸味变淡且透出苦味,带着轻柔微甜的香气。在日本,Medie Roast~High
Roast是最常见的煎焙度。
深焙(Deep Roast)
其中,深焙包括深城市烘焙(Full City Roast)、法式烘焙(French Roast)和意式烘焙(Italian Roast),区别在于颜色越来越黑。
豆身色泽黑如巧克力,酸味几乎消失、气味浓醇且带有苦味。煎焙的深度越深、油分也更容易释出。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是Full
City Roast~French Roast阶段的咖啡豆。
咖啡要煮的好喝,一定要使用现磨的咖啡豆来冲煮。研磨之后的咖啡粉由于表面积变大、很容易因为与空气接触而氧化,经过一段时间后,香气与风味都会逐渐劣化。因此最好是在冲煮前再以磨豆机研磨所需的分量,就能避免咖啡豆走味变质。
研磨
颗粒大小介于白砂糖和精制细砂糖之间,适用于虹吸壶、冷泡式或摩卡壶。
中细研磨
中研磨
粗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