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育德养】关于杯测,必须要了解的几件事

标准化烘焙
http://s7/mw690/003CChysgy72pX567ZQ16&690
杯测用豆的烘焙流程,是影响杯测结果与公平性的最大变数。SCAA对烘焙度、时间、冷却及熟成,也有严格规范。
-
烘焙度:根据SCAA杯测作业规约,参赛送样的生豆由主办单位统一烘焙,以浅焙至中焙为区间,更精确的说,如以艾格壮咖啡烘焙度分析仪(Agtron Coffee Roast Analyzer)的近红外线照射咖啡熟豆,艾格壮数值(Agtron Number)为#58,磨成咖啡粉的数值为#63,误差在±1范围内。
但是一台烘焙度分析仪要价二万美元,一般业者无力购买,亦可使用较便宜的对色盘,约二百多美元的烘焙色度分级系统,如果以该盘系统为准,杯测专用烘焙度的艾格壮数值介于#55-#60的区间。
换言之,约在一爆结束后至二爆前,也就是中焙的全风味烘焙,不致太尖酸,焦糖化与碳化也不致过剧。如果定在一爆尚未结束,做为杯测标准,虽然很容易表现酵素作用的酸香,却易麻嘴,影响杯测师的味蕾。
-
烘焙时间:杯测用豆的烘焙度定在一爆结束与二爆前,但几分钟完成烘焙也很重要,SCAA规范的烘焙时间在8-12分钟的狭幅区间,因为短于8分钟的烘焙,火力过猛,豆表易有焦黑点或烘焙不均,而且烘焙过快,涩嘴的有机酸成分不易裂解完全,容易有涩感与咬喉感。但烘焙拖太久也不行,浅中焙若超过12分钟,容易磨钝咖啡的本质,且累积过多的碳化粒子。过犹不及,均无法呈现咖啡最佳风味。
-
冷却与熟成:样品豆需在杯测前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烘焙,咖啡出炉后,应以传统烘焙机的负压式冷却盘为之,降温至室温为止。熟豆的冷却不得使用大型商用烘焙机的水雾式散热,以免影响品质。样品烘妥后,置入干净无异味的密封容器或不透光的包装袋内,进行八小时熟成,换言之,样品豆最迟必须在杯测前八小时完成,否则来不及熟成。样品豆要存放在干燥阴凉处,不得置入冰箱或冷藏库。
标准化萃取http://s14/mw690/003CChysgy72pX9TxoN3d&690
杯测用豆的萃取方式,力求简单无外力干扰,采用浸泡式萃取,可排除冲泡技巧与手法的不同而影响公平性。萃取使用的杯具大小、水质、水温、研磨度、浓度以及浸泡时间均有规范。
-
杯具:使用容量5-6盎司(150ml-180ml)的厚玻璃杯或陶杯,但最大容量225ml的杯具,亦在允许范围内。重点是杯具务必干净无味,大小与材质要统一,另外准备无异味杯盖,材质不限,以供磨粉后遮杯用。
照SCAA杯测标准,每个受测样品豆需有五个杯子,以检测每样品豆的每一杯风味是否如一;CoE比赛,每个样品需四个杯子。至于一般自家杯测不需如此大阵仗,每样品豆准备1-3个杯子亦可。每支样品豆的杯数并无严格规定,端视杯测单位要求而定,重点是每个杯子的容量与材质务必相同。
-
水质:杯测用水必须洁净无味,不得使用蒸馏水或软水。根据SCAA先前的旧标准,杯测最理想水质的总固体溶解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简称TDS)介于125-175ppm,最好不要低于100ppm,但也不要高于250ppm,因为低于100ppm的水质太软,内容物太少,容易萃取过度。但高于250ppm,表示矿物质太多太饱和,不但影响口感也容易萃取不足。
-
研磨度:杯测用咖啡粉粗细度务必统一,要比有滤纸的美式滴滤咖啡机的研磨度稍粗一点,换言之,70%-75%的咖啡粉粒能筛过美国20号标准筛网。
每支受测样品豆必须先磨掉足够分量,以清除前一支样品豆残留在磨刀上的余味。样品豆磨粉后,最好在15分钟内完成注水,如果咖啡粉要放置超过15分钟以上,务必在杯口加盖,降低氧化程度,咖啡粉存放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分钟。
-
浓度:咖啡豆公克量与热水毫升量的比例为1:18.18,如8.25公克的咖啡豆研磨后,以150ml热水萃取。基本上,杯测要求的浓度比一般滤泡式咖啡更为淡薄,以免咖啡太浓,味谱纠结在一起,反而不易分辨好坏。
-
水温:每杯的萃取水温需为93℃,直接注进杯内的咖啡粉,直抵杯子上缘,确定咖啡粉均匀浸泡。
-
浸泡时间:让咖啡粉在杯内浸泡3-5分钟,不要搅拌,静待杯测师破渣、闻香与评鉴。
标准化评鉴
http://s3/mw690/003CChysgy72pXbm9Zoe2&690
杯测环境务必保持干净无异味与安静,不可有电话与手机,不得擦香水或喷发胶,以免人工香精干扰杯测。室内要有适当照明。评鉴以杯测专用汤勺为之,以利啜吸测味。
-
杯测勺:专用杯测勺,圆型深底,容量约8-10ml,方便啜吸,一般汤勺太尖太浅,不利啜吸且容易呛到。杯测勺有不锈钢与镀银材质,后者散热较快。
-
啜吸:杯测夸张的啜吸动作,制造噪音不甚雅观,却可提高味觉与鼻后嗅觉的测味效率,因为啜吸的同时也吸入空气,使得咖啡液以喷雾状入口,水溶性的咖啡滋味更均匀分布在舌头各区域,且咖啡油脂里的气化成分,也更易释出,从口腔后面的鼻咽部上扬进鼻腔,加快品香鉴味的速度。SCAA杯测给分的十个参考等级
10分→稀世绝品(Exceptional);
9分→超优(Outstanding);
8分→优(Excellent);
7分→非常好(Very good);
6分→好(Good);
5分→中等(Average);
4分→尚可接受(Fair);
3分→差(Poor);
2分→非常差(Very poor);
1分 →无法接受(Unacceptable);
0分→不给分(Not present)。
好咖啡的品质多半集中在7分以上,精品级的分数集中在8分以上,获奖精品豆至少要有8.3分以上的水准,9分以上属于超凡入圣。
http://s5/mw690/003CChysgy72pXVnTdGe4&690
◆评分项目1.干香/湿香(Fragrance/Aroma)
SCAA与CoE的评分表,均将干香/湿香摆在表格的最前面,因为这是杯测时第一个检测的项目。干香是指咖啡磨成粉尚未以热水冲泡前所散发的挥发性香气,而湿香是指热水冲泡后产生的气化香。
-
热水冲泡前先闻杯内的咖啡粉香气;发觉特殊的干香,可记在香质(Qualities)栏内。
-
热水冲泡后,浸泡3-5分钟间,以杯测勺破渣,闻其破渣的湿香。
-
浸泡5-8分钟期间,闻浸泡的湿香,将特殊香气记录在香质栏内。
http://s6/mw690/003CChysgy72pXXadh395&690
◆ 评分项目2.味谱(Flavor)味谱是指咖啡入口后,水溶性滋味与挥发性气味,共同构建的味谱。精品咖啡最重视的「地域之味」主要由味谱呈现。此栏的评分必须反应滋味与气味的强度、品质与丰富度。
可根据以下特色作为正向或负向的评分:
正向→有特色、厚实、鲜明、令人愉悦、有深度、有振幅
负向→清淡、土腥、豆腥、草腥、柴木味、麻布袋味、兽味、苦咸酸
(有特色指花香、蜜味、坚果、巧克力、莓类、水果、熏香、强烈、辛香)
◆ 评分项目3.余韵(Aftertaste)咖啡吞下或吐掉后,用嘴咀嚼几下,会发觉滋味和香气并未消失,如果余韵无力并出现令人不舒服的涩苦咸或其他杂味,此栏分数会很低。余韵是捕捉香气、滋味与口感如何收尾的关卡,如果尾韵在甜香味中收场,会有高分;如果出现魔鬼的涩感尾韵,会被扣分。
正向→回甘、余韵无杂、口鼻留香、持久不衰
负向→咬喉、苦涩、杂味、不净、不舒爽、厌腻
◆评分项目4.干净度(Clean up) 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对干净度的解释为,咖啡喝下第一口至最后的余韵,几乎没有干扰性的气味与滋味,即「透明度」佳,没有不悦的杂味与口感。
正向→纯净剔透、无杂味、层次分明、空间感
负向→杂味、土味、霉味、木头味、药水味、过度发酵异味
◆评分项目5.甜味(Sweetness) 杯测所谓的甜味有两层意义,一为毫无瑕疵令人愉悦的圆润味谱,二为先酸后甜的「酸甜震」味谱,此乃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在焦糖化与梅纳反应的酸甜产物,不全是糖的甜味,饶富水果酸甜韵。
如果咖啡豆摘自熟透的红果子,喝来圆润清甜,一旦掺入未熟豆,咖啡易有草腥、尖酸与涩感,抑制甜感。咖啡天然的甜感与其他含糖饮料的甜味不同,咖啡的甜味是由口腔的滋味与鼻腔的焦糖香、奶油香与花果香气,共同营造的独特甜感,非添加砂糖所能模仿。
正向→酸甜震、圆润感、甜美
负向→青涩、未熟、尖酸、呆板
◆评分项目6.酸味(Acidity) 咖啡入口,味蕾立即感受到酸味,舌头中后段的两侧尤为敏锐,优质咖啡果酸入口会有生津的奇妙口感。
强弱适当的酸味,可增加咖啡的明亮度、动感、酸甜震与水果风味,但酸过头就令人皱眉生畏,成了尖酸或死酸。酸味过犹不及,太超过的酸滋味并不利咖啡整体香味的表现。
正向→精致、活泼、刚柔并济、酸质突出、层次感、丰富、生津
负向→尖锐、粗糙、无力、呆板、醋味、酸败、无个性
◆评分项目7.厚实感(Body) Body是咖啡液的油脂,碳水化合物、纤维质或胶质所营造的特殊口感,包括粘稠感、重量感、滑顺感与厚实感。
厚实感的品质取决于咖啡在口腔造成的触感,尤其舌头、口腔与上颚对咖啡液的触感。稠度高的咖啡是因为冲泡时,萃出较高的胶质与油质,在品质的评分上,有可能较高分。但是有些粘稠度较低的咖啡,在口腔里也会有很好的滑顺感,犹如丝绸滑过舌间,颇为讨好。
正向→奶油感、乳脂感、丝绒感、圆润、滑顺、密实
负向→粗糙、水感、稀薄
◆评分项目8.一致性(Uniformity) 杯测的一致性指几杯受测的同一样品,不论入口的湿香、滋味与口感,均需保持一致的稳定性,才易得高分,因为各杯浸泡变数相同,风味理应保持一致。但瑕疵豆挑不干净,或咖啡水洗与日晒过程有闪失,干燥度有差异,就不容易突显每杯风味一致的特色。
正向→均一、同质
负向→起伏、无常
◆评分项目9.平衡感(Balance) 意指同一受测样品的味谱、余韵、酸味和口感,相辅相成,辉映成趣,也就是整体风味的构件缺一不可的平衡之美。如果某一滋味或香味太弱或太超过,此栏会被扣分。另外,杯测员还需留意样品的味谱与口感,从高温至室温的变化是否平衡讨好,如果放凉接近室温时,尖酸或苦涩曝露出来,打破平衡就不易得高分。
正向→协调、均衡、冷热始终如一、结构佳、共鸣性、酸味与厚实感和谐
负向→太超过、相克、突兀、味谱失衡
◆评分项目10.总评(Overall) 由评审对样品香气、滋味与口感的整体表现所做的总评分。样品的整体风味投好评审或样品某一特色让评审惊为天人,都可能在此项目拿下高分。若样品的味谱平凡无奇就不易拿高分。
正向→味谱丰富、立体感、振幅佳、饱满、冷热不失其味、花香蜜味
负向→单调乏味、不活泼、杂味、死酸味、咸味、涩感
◆ 总分(TotalScore) 将1-10项得分加起来,即为总分。
-
-
-
缺点如何扣分?
国际评审发觉缺点,需先确定究竟是小瑕疵(Taint)或大缺陷(Fault)。小瑕疵指气味不佳,虽然很明显但未严重到难以吞下,一般是指尚未喝入口的咖啡粉干香与湿香的瑕疵气味;大缺陷是指恶味严重到碍口,一般指咖啡入口后,由味觉以及鼻后嗅觉,察觉出滋味层面以及回气鼻腔的缺陷味。若是小瑕疵,每杯扣2分,若是大缺陷每杯扣4分。
公式为:扣分=缺点杯数×缺点强度
最后得分(Final Score)
总分再扣掉缺点栏的分数,即为最后得分,如果高于80分,即为精品级,从80至100分中间,分为非常好、优级以及超优三级。
近年SCAA「年度最佳咖啡」杯测赛,荣入优胜「金榜」的精品豆,成绩至少在83分以上,得分多半集中在83分-90分之间,超过90分以上的竞赛豆极稀,这与评审给分严格有关。
http://s16/mw690/003CChysgy72pY7bVf15f&690
今年日育德养阿波罗庄园送美国SCAA高山豆杯测分数为83分,是实至名归的精品级咖啡。为了符合标准,工作人员从栽种、采收、晒豆、筛网.....等等,每一步骤都轻忽不得,严格控管流程程序,这就是努力辛苦的成果、也是甜美果实的收获,更代表着日育德养的坚持,与之共享。
http://s3/mw690/003CChysgy72pY9APGG5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