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2021-06-07 09:59:35)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梅黄楚岸垂垂雨,草碧吴江淡淡烟。

65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精诚校园四季“芒种”|摄于精诚实验幼儿园南磨房园

芒种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绿阴酣露,麦黄梅熟,

草间螳螂生,枝上新蝉鸣。

此时,北方收麦,南方种稻,

收获的喜悦和播种的希望,就这样同时发生。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小螳螂破壳而出,过不了多久,它们将要用自己日益强壮的臂膀,做庄稼的“守护者”。

二候鹏始鸣

“鹏”指伯劳鸟,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喜阴的伯劳鸟在林间穿梭飞行,鸣叫声响彻山林。

三候反舌无声

与劳伯鸟相反,昔日爱热闹的反舌鸟渐渐停止了鸣叫,婉转悠扬的叫声与春天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

灿烂的阳光下,欢快的鸟鸣声中,精诚实验小学华严里校区学子学习体育技能,运动强健体魄。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品读芒种/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夏日即事》

明·霍与瑕

野塘一曲俯高楼,云白山青江自流。

阳月渐收芒种雨,西风吹老稻花秋。

时清海国家家乐,日永山斋事事幽。

水步浴馀林下坐,儿童齐唱去归休。

在酣畅淋漓的运动中,精诚实验小学和平街校区学子感受节气的变化。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习俗/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但青梅鲜果酸涩,需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最有名的煮梅典故。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过端午

今年的端午节出现在芒种期间。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有喝雄黄酒、吃粽子、吃绿豆糕、赛龙舟等习俗。

史家胡同精诚实验幼儿园宝贝学习“芒种”知识,立志保护环境,做地球妈妈的守护天使。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争时,不负光阴/

芒种是繁忙的季节,是收获与播种的季节。

景风和煦不高眠,日高三斗进取天,精诚宝贝、精诚学子珍惜夏日成长时光,在阳光下锻炼,强健体魄,为成就美好未来积蓄能量!

精诚实验幼儿园育慧里园运动会,宝贝们奔跑、跳跃,增强身体素质。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精诚实验小学和平街校区篮球联赛,同学们团结协作,玩转篮球。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精诚实验幼儿园潘家园园运动会,宝贝们阳光下游戏、运动,奋勇争先。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精诚实验幼儿园南磨房园趣味运动会,宝贝们动手动脑,尽享运动魅力。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精诚实验小学华严里校区手球联赛,同学们挥洒汗水,全力拼搏。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东城区精诚实验幼儿园宝贝欢乐奔跑,沐浴阳光,勇往直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史家胡同精诚实验幼儿园清凉一夏水游戏,宝贝们开心欢笑,幸福成长。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盛夏伊始,万物争时|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你知道吗?

现代人对芒种三种物候不甚熟悉,但对于古人,螳螂、伯劳鸟、反舌鸟都有极为丰富的意义。

在古希腊,人们不仅将螳螂视为先知,还称其为祈祷虫。在中国,螳螂是勇士,又是无知无畏的象征。

伯劳鸟俗称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虫鸟类。汉语里“劳燕分飞”的“劳”即指伯劳鸟。

反舌鸟又称百舌鸟、黑山雀,是人们喜欢饲养的歌鸟。它鸣声甜美,高低抑扬,曲调多彩,还能学其他鸟叫呢!

盛夏伊始 万物争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