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眼金蟾》问答
(2015-08-24 09:49:10)分类: 指尖上的评书 |
关于《碧眼金蟾》问答
问:今古温凉先生,您整理的袁阔成先生的短打评书《碧眼金瞻》今天终于发布完了,请问您为什么要整理这部评书?
答:这是我整理的袁先生的第三部评书作品。第一部作品是200回的《封神演义》,第二部作品是365回的《三国演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发布在中国评书论坛网站上,可惜
问:您整理这部书为什么要分三部?
答:这部书原讲述稿共计一百回,每回时长约20分钟。网上还有86回版的,改名为《彭公案》,其实和这个是一部书,是在一百回版的基础上重新编辑的。这部书共有三个柁子,所以我在整理时分成三个部分:《三河县》、《九龙杯》、《紫金山》。
问:评书回目一般用对偶联句,您的整理本为什么这样拟回目?
答:评书有柁、梁、扣之说,就是每个主要故事情节(柁)下又有若干小故事(梁),若干小故事又有若干悬念(扣)。我在这部书中,有意将每个书梁统一作为回目,或者将书扣作为回目。这些书梁,都是传统的书套,这样处理,您是不是觉得一目了然呢?
问:我注意到,书中有少量的注音字,这些字和标准发音不一样,您是不是搞错了?
评书是说表艺术,整理评书文本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用文字把演员抑扬顿挫的声音和表情丰富的表演表达出来。单就从说来讲,评书又是口头文学,方言口语十分丰富。为了准确表达说这个问题,我在整理时,主要对以下几种情况的字的发音作了注解:一是方言口语。比如打更——打精,啪,正音念pā,口语中念biā或piā,等等。二,袁先生在讲述中有几个字常常喜欢用京剧的念白,如贼子——责子,青黄赤白褐——青黄赤博贺,颏下一部胡须——海下一部胡须。这么处理就是为了保留原汁原味,并不是我搞错了。
问:这部书最大扣子就是碧眼金蟾这个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直到剪书,也没交待他姓氏名谁,师承来历,总感觉不过瘾。请问碧眼金蟾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答:呵呵,说老实话,这个我也不清楚。这部书脱胎于《彭公案》,书中的主要人物,如彭公、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碧眼金蟾等,在《彭公案》中都能找到,但是情节有很大出入。除了指镖借银、黄三太红门打虎、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等几个书梁能在《彭公案》中找到以外,其它故事情节在书中都找不到。曲艺界有句话:生书熟戏。这意思是说说书必须得说新书。新书指的是前人没说过的,或者是同一部书,但是细节和别人的不同,这样说书才能有人听,否则就没人听了。袁先生这部书,是他纂弄出来的,还是继承别人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情节确实抓人。单就碧眼金蟾这个人物的处理,就让人欲罢不能。《彭公案》中关于碧眼金蟾的故事,明显和袁先生的不是一个路子,袁先生已经作古,这部书也不可能再有续书了,所以碧眼金蟾的来历可能是袁先生留给我们这些书迷们一个永远的谜了,就好象古龙《七种武器》中的青龙会总舵主一般神秘。不过,如果您要细心读一下本书,在《紫金山》第三十回中,关于碧眼金蟾的来历还是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的。
问:对书中有些人物,您的整理本对袁先生原稿做了增补,恕我直言,这会不会有狗尾续貂之嫌?
答:呵呵,您这个问题很辣,我喜欢。我整理袁先生的作品,一般在不妨碍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当对一些文字和情节作些整理。这里主要对侠良姑张月英、怪侠欧阳德以及小蝎子武杰这三个人的内容分别作了增补。关于侠良姑张月英,袁先生原稿说张月英广和楼打完擂之后,走丢了。这么处理似乎不妥;怪侠欧阳德在书中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此人还和双面奇人三姊妹有渊源,袁先生说他被烧死在葫芦峪五龙背,似乎也不妥;还有小蝎子武杰,这个人物在大破葫芦峪是个关键人物,如果不交待清楚,有点儿突兀。所以我就按着书理,对上述三个人物作了重新处理(防止剧透)。这么处理,不知道合适不合适,还请各位书友比较指正。为了方便各位对比,我把总回目都标注出来,如果对文本有什么异议,可以到网上再去听听原录音作一番比较。比较,也是一种快乐。
问:您能不能对袁先生这部书的艺术特色作个概括?
答:实话实说,对评书,我是个外行。我整理评书文本,纯属消遣娱乐,没有什么崇高的目的。我收藏了几百部的评书、评话文本,几乎我都看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柳(柳是方言,这里是模仿的意思。)所以我就开始试着整理评书文本。没想到,这一鼓捣,就是七八年的光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就属于看热闹那伙儿的。袁先生的说书艺术,曲艺界已经有公论,我一晚生后学,不能乱说。但是我看这部书,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老书新说,表现手法独特。所谓老书,就是这部书中的书套在短打书中常见,无非公案、侠盗、攻山拔寨等,这从我拟的回目上,大家可以一清二楚。但是袁先生在说的时候,用了很多暗笔、伏笔、惊人笔,展现了袁先生精湛的说书艺术。尤其惊人笔,如同谜底揭晓时刻,让人恍然大悟,那一刻的感受,真是妙不可言。这在书中比比皆是,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大家自己在书中去找吧。这是一个独特之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交待书情含而不露。袁先生在交待人物或情节时,点到即止。这样处理的效果是,让人回味,而且决不拖泥带水。听完袁先生这部书,大家是不是总有一种没有说透的感觉呢?可是你要仔细琢磨,其实袁先生在不经意间,已经把故事说明白了。
问:您这部书有没有出版意向?
答:这个问题很多书友问过我,我就借这个机会统一答复吧。封神、三国、碧眼金蟾既然整理出来了,我当然很愿意看到纸版的。出版涉及很多诸如版权、投资、市场等问题,我对出版本来就是一窍不通,也没有什么这方面的关系可资利用,凭我个人的能力,是肯定不能出版成书了。如果有哪一位个人有能力出书,我着重申明两点:一、这三部书的版权归袁阔成先生后人所有,如果要出书,一定要征求袁家后人的授权。二、如果认为我这三部书的整理稿还可用,请在出版时署上今古温凉记录整理既可,相关稿费分文不收。如果不用我的整理本,我可以奉献我的记录稿,以供方家整理。
问:最后要谢谢您辛苦的工作,为我们整理了这部书。
答:我前面说过,我整理评书文本就是娱乐消遣,说白了就是玩儿。如果让我把这当成工作,可能我反而没有了兴趣。所以,您说,谁还能辛苦地玩儿?不过,我倒要谢谢那些关注本书的热心书友,是你们的热心鼓励,让我更快乐地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