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骨文新释读之八——帝的身份

(2013-07-17 20:48:34)
标签:

文化

帝的身份

甲骨文妇字让我们看到“”字在商代具有很高的地位,但却高不过商王。商王中有不少称帝者,帝字在中国历史中的显赫地位超过了任何一个独立汉字,“千古一帝”莫不成为历代帝王的人生幻想,并为此不惜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但甲骨文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http://s4/mw690/c58bf421gx6B8m3Tozh23&690字的本义也随即成为一个论辩中心,但各种解释都有完善之处,均被对方称为“可备一说”。

我在研究甲骨文之初对http://s4/mw690/c58bf421gx6B8m3Tozh23&690两种字形作为研究的标准形。

首先,将http://s4/mw690/c58bf421gx6B8m3Tozh23&690就是丕和通之合,因此含有大巫之意。

其次,将http://s11/mw690/c58bf421gx6B8nnn04G7a&690等形,虽然,这些字形同样被释为帝字和天字,但是,它们上面那一短横,明显是会意 “上面是天”。故这些字形被释为上帝、上天也是对的。这些都说明帝是可以通达天庭的大巫。

综合这两点,我认为甲骨文帝字的本义就是通天的大巫师,帝是巫师之首。相比http://s7/mw690/c58bf421gx6B8ntAG7Id6&690字显然不具备顶天立地的能力。

在甲骨卜辞中,商代被称为帝的并不多,可以明确的有帝甲、帝乙、帝丁、帝辛和文武帝,帝丁、帝甲是父子,即为武丁、祖甲,帝乙、帝辛也是父子即为帝乙、商纣。武丁称帝为商朝强盛时期,而祖甲、帝乙、纣称帝时,是商朝衰乱时期,这可以说在王权极强或极衰时期,商王迫切需要以神的名义加强和巩固自己说一不二的地位,才将自己称作帝,即可以通天的最大的巫师。虽然,《史记·夏本纪》载自帝禹开始,夏朝君王均被称为帝,但《竹书》、《纪年》、《汲冢》、《汲郡》等对照,夏代只有帝相、帝宁、帝泄、帝扃帝廑帝皋六帝。而到了周代没有一个王被称为帝的。即使在中国的人文初祖中不过只有五帝。由此可见,先秦时期帝就是帝,王就是王,帝和王绝对不是一码事儿。

特别是《吕氏春秋·顺民》所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这无疑表明在商代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的限制,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无比的敬畏,就连商王的地位也明显要低于能够主宰大自然的“上帝”。因此,古人所谓 “上帝”应该就是http://s16/mw690/c58bf421gx6B8n8yHev3f&690的会意,即在帝之上或帝可通达之处。

综上所述,甲骨文帝字的本义即通天之巫,夏商之前称帝者即神权、王权合二为一者,远古时代争夺帝位实际就是在争夺通神之权,这是当时最大的权力,也是祭祀权中至高无上的专权。从这个角度上说,帝是至高无上的最大的祭司。帝王的出现表明在夏商及夏商之前,我国就存在着神权和王权之别。而且,所谓天子之谓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天子最初的意思很可能也是通天巫师的意思,后来演变为上天的儿子,这将在其它文章中做论述。

前面在分析“妇”字时,已经指出商王有娶女祭司为妻的婚俗。而在甲骨卜辞中同样存在“帝”娶女祭司为妻的实例。甲骨卜辞《合集》3637:“隹帝取妇好”几个字,重要的是“帝取妇好”说明商王不仅集王权与神权于一身,而且,还把女祭司也娶为妻妾,更加稳固地把神权仅仅地拴在王权上,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由此可见,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历史上就有神权、王权之别,就有神权、王权之争,而在夏商时代就开始了神权、王权统一的进程,至周代“天子”称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中原地区已经彻底完成了神权、王权的统一,实现了政教合一,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决定了宗教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所处的地位。

帝字的背景是最高祭司,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历史传说中找到对应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