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西汉梁园和梁园文化

(2018-06-10 12:22:00)
标签:

转载

分类: 商丘篇

http://s7/mw690/001LUG7vty6FmV6bOHs36&690

一、西汉梁园景物考

梁园,汉代称为东苑、,后人称为梁苑、梁园、睢园、修竹园、雪苑,是西汉梁孝王刘武所营建的游赏延宾之所,故址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史记·梁孝王世家》载:“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西京杂记》卷二载:“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苑。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州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太平御览》卷一五九引《图经》云:“梁王有修竹园,园中竹木天下之选集,诸方游士各为赋,故馆有邹、枚之号。又有雁鹜池,周回四里,亦梁王所凿。又有清泠池,有钓台,谓之清泠台。”综观各种文献资料,关于梁园景物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印象:梁园是一个古代宫殿建筑群,有曜华宫、忘忧馆、平台、蠡台、钓台、清冷台、三陵台、文雅台等,即《西京杂记》卷二所云“其诸宫观相连属,延亘数十里”。梁园也是一个植物园,里边有各种奇果异树、名贵花草等,特别是修竹园名闻天下。梁园又是一个动物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鹜池、鹤洲、凫渚、虎圈台等,里边有各种飞禽走兽,所谓“瑰禽怪兽毕备”。梁园还是一个开放的狩猎场、游乐园。枚乘《梁王兔园赋》云:“于是晚春早夏,邯郸、襄国、易涿之丽人及燕汾之游子,相与杂遝而往款焉。车接轸而驰逐,轮错毂而接服。腾跃之意未发,嬉游之欢方洽。心相扶夺,气怒不竭。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然若雨委雪。高冠扁焉,长剑闲焉。左挟彈,右执鞭。日移乐衰,游观西园。复其所次,顾锡从者。从容安步,斗鸡走马。俯仰钓射,烹熬炮炙。极乐到暮,乐而不舍。”整个梁园规模宏大,建筑档次很高,可以和京都长安的上林苑相媲美。以地理方位来看,梁园大致是在今天以商丘市商丘古城至平台为中心,纵横30余里,方圆300余里的广大区域。

二、蔚为壮观的西汉梁园文化

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次子,汉景帝同母弟,其母为窦太后。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 《史记·梁孝王世家》),为维护汉朝天下,捍卫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梁孝王地位尊贵,功勋卓著,而且具有战国四公子养士之遗风,招贤纳士,礼遇宾客,曾经吸引天下名士集聚于梁,形成了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政治文化团体。《史记·梁孝王世家》载:“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当时梁国文士众多,宾客如云:儒士有丁将军宽及徒田王孙,以传授《易》学著名;谋士有羊胜、公孙诡、韩安国等,以辩智见称;文学游士,有邹阳、枚乘、庄忌、司马相如、路乔如、公孙乘等。正是由于梁孝王招贤纳士,聚集了众多的文化名流,才开创了当时梁国文化繁荣的局面。正如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中所说: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

西汉梁园文化的繁荣主要是辞赋的繁荣。《西京杂记》卷四记载:“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枚乘为《柳赋》……,路乔如为《鹤赋》……,公孙诡为《文鹿赋》……,邹阳为《酒赋》……,公孙乘为《月赋》……,羊胜为《屏风赋》……,韩安国作《几赋》不成,邹阳代作……。邹阳、安国罚酒三升,赐枚乘、路乔如绢,人五匹。”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梁孝王对辞赋的爱好和提倡,以及当时梁国文士优游作赋的盛况。《西京杂记》中所记载的这些赋作都保存下来了,再加上《枚乘集》中保存下来的《梁王兔苑赋》,这些都是属于写景咏物的小赋作品,但这些小赋作品已与汉初兴盛于南方的骚体赋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骚体赋脱胎于楚辞,长于抒写幽怨之情,篇幅较小,通篇用韵,多用语气词兮字,并没有真正形成汉赋的体制。而梁园出现的这些写景咏物的小赋作品,则以铺写景物为主,语言散韵结合,实际上属于由骚体赋向散体大赋演进过渡的状态。而后来在梁园出现的枚乘的《七发》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内容上以描写景物和讽谕为主,形式上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结构宏伟严整,语言散韵结合,则标志着散体大赋在梁国的正式生成,而且被后人称为汉赋的代表作,奉为学习的典范。《汉书·贾邹枚路传》记载:“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居子虚之赋。”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梁园已经成为全国辞赋创作的中心,当时最重要的辞赋家都云集在梁园,真正意义上的汉大赋就是在梁园诞生的,可以说梁园辞赋是汉赋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国辞赋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梁园文化的繁荣还表现在散文的成就上。邹阳是汉初著名散文家,《汉书·艺文志》著录其文7篇,今仅存《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两篇。《狱中上梁王书》是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作品,它是邹阳在梁国狱中写给梁孝王的一封上书。《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云:“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书奏梁孝王,孝王使人出之,卒为上客。太史公曰:……邹阳辞虽不逊,然其比物连类,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桡矣。”枚乘的散文今存《谏吴王书》及《重谏吴王书》两篇,《重谏吴王书》写于梁国,在当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梁园的学术研究也很发达。王子今《汉初梁国的文化风景》一文指出:“以《汉书》记载为限,见于《儒林传》的出身于‘梁’的学者,就有梁国人丁宽、项生、焦延寿、陈翁生、戴德、戴圣、桥仁、杨荣、周庆、丁姓,梁国砀人田王孙、鲁赐等。可见这一地区文化积累之丰足,学术滋养之醇厚。”(光明日报2008113日第7)丁宽的易学研究最为著名。《汉书·儒林传》载:“丁宽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材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 以东矣。’宽至雒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景帝时,宽为梁孝王将军距吴、楚,号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今《小章句》是也。宽授同郡砀田王孙。王孙授施雠、孟喜、梁丘贺。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西汉梁园文化还应该包括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墓群的陵墓文化。西汉梁王陵墓群在今河南永城市东北34公里芒砀山上,与商丘市相距约100公里,当年恐怕不在梁园境内,但却与梁园文化密切相关,因为梁园文化的开创者梁孝王刘武就长眠在这里。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墓群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大型石室汉墓群,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梁王陵墓群现已发现汉墓18座,其中以梁孝王刘武及王后墓的规模最为宏大。梁孝王墓工程浩大,气势恢宏,结构规整,布局合理,建筑艺术高超,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梁孝王王后墓纵深21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墓内各种生活设施如客厅、卧室、壁橱、粮仓、冰窖、马厩、兵器库、厕所等一应俱全。在梁孝王墓和王后墓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名曰“黄泉道”,是梁孝王和王后死后灵魂幽会的通道。僖山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作工精细、质地纯正,历经2000余年仍风韵犹存。柿园汉墓壁画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为主题,四周衬托缭绕的云气和绶带,画艺精绝,气势磅礴,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其中所出土的容貌秀美、栩栩如生的断臂仕女佣更被称为“中国的维纳斯”。

三、梁园是后世文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梁园是历代文人追芳昔娱、逸兴遣怀的地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四云:所谓西园多士,平台盛宾,邹、马之客咸在,《伐木》之歌屡陈,是用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王永宽《论历代文士的梁园情结》一文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许多文士的诗文词赋等文学作品也常常写到梁园,以至于使‘梁园’一词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典故,成为历代文士牵挂于心、萦绕于梦而不自觉地形之于笔端的‘梁园情结’。”( 见《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梁孝王与宾客之间诗酒吟咏的欢乐聚合与高雅情趣常使后世文人心向往之,南朝谢惠连的《雪赋》就是以梁孝王与宾客之间诗酒吟咏的欢乐聚合为背景创作的名篇。《雪赋》假托梁孝王召集邹阳、司马相如、枚乘等人在兔园饮酒赏雪,让他们各以雪为题赋诗作歌,铺陈雪景,通篇的情调是写宾主相得,这正表现了作者对梁园的无限向往之情。谢惠连的《雪赋》影响很大,以至于梁园后来被人称为“雪苑”,“梁园雪”也成了文人笔下常见的典故。

唐代李白、杜甫的梁园之游更是文坛佳话。杜甫《遣怀》诗云:“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李白《梁园吟》曰:“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透过这些诗句,我们大致可以摸清李白、杜甫客游梁园的行踪。天宝三载五月,他们来到宋州,在这里又遇到了客居宋州多年的高适,三人皆怀才不遇,于是一起登高怀古,饮酒赋诗,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知音难觅的感慨。李白、杜甫一起在梁园客游有半年之久,以后李白又多次游梁园,而且后来还与居住在梁园的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结婚,所以他曾写下了“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书赠蔡舍人雄》)的著名诗句。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对梁园更是一往情深。高适本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但据刘开扬《高适年谱》考证,他从21岁到46岁这26年间,除几次出游外,基本上都是在梁园度过的。其《别韦参军》诗云:“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其《宋中十首》其一云:“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歌千里来。”他怀才不遇,只好客居在梁园,借追怀梁王宾客来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唐代以后,文人凭吊、歌咏梁园更加普遍。北宋梅尧臣《次韵和杨乐道待制》诗云:“梁苑孝王迹,灞陵游客心。”明代李梦阳《梁园雪歌》云:“今为梁园客,独对梁园雪。”明末清初时,侯方域在家乡商丘和文友结雪苑社,其名“雪苑”即和西汉梁园遥相呼应。侯方域和贾开宗、徐作肃、徐世琛、徐邻唐、宋荦被称为“雪苑六君子”,他们各有吟咏梁园的诗篇。唐代以后,梁园的概念还逐渐形成了一些俗语,如“赏月要赏梁园月”、“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等。

总之,一千多年来,梁园一直是历代文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已经成为了历代文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西汉梁园作为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文学殿堂,作为历代文人的精神家园,影响巨大而深远。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最可珍惜的宝贵财富,因而整理、宣传和弘扬梁园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衷心祝愿梁园文化能够不断发扬光大,梁园文化研究事业能够更加辉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