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邑县乡镇介绍——刘店集乡

(2014-11-27 19:58:23)
标签:

育儿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夏邑篇

刘店集乡位于夏邑县城北4公里处,西与李集镇接壤,东与太平乡毗连,北与王集乡交界,商(丘)永(城)、骆通、夏杨、北环、圣源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全乡辖26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176个村民组,总人口3.3万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刘店集乡土地资源丰厚,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乡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

水利资源 境内河沟水网密度大,主要有虬龙沟、白云沟、利民沟、淋碱沟等,地下浅层淡水资源丰富,为中等富水区。

历史沿革

刘店集乡1958年分属城关、杨集、太平公社,1977年建刘店公社,1981年更名刘店集公社,1984年改乡。

名人和名胜古迹

该乡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孔子还乡祠就座落在该乡的孔祠村,是河南省的重要旅游景点。

地方文化

名优特产

该乡盛产反季节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品种优良,多为博杰系列、津春、津优、新秀、墨玉、紫冠等,已发展白棚种植5000余座,面积12000余亩,产新鲜蔬菜1.2亿吨,市场覆盖河北、浙江、安徽、湖北等地,2003年7月,该基地被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委员会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4年度被商丘市列为“五类十大基地(项目)”之一。

经济发展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提速,振兴刘店”的宏伟目标,全乡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经济结构 近年来,刘店集乡经济结构日益优化,2009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6.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0.2亿元。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农村经济 刘店集乡是粮食生产大乡, 2009年全乡粮食总产为25397.86吨,其中夏粮14278.12吨,秋粮11119.74吨。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近年来,全乡新发展白棚蔬菜种植达10000余亩,白棚5000余座,年产值达9000余万元。同时,养殖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刘店养殖专业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发展中型养殖场,新增中型养殖场13家,新建养殖专业村2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全乡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其中夏连食品有限公司,日可屠宰生猪数百头。福利粉业、雪花粉业日产面粉可达300余吨。全乡现有蔬菜、板材、经济人、食用菌、畜牧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500余名。

农业综合开发 2009年度我乡的农开工作涉及10个行政村,农田面积1.5万亩,主要分布在虬龙沟河东区域。己新打机井195眼,清洗旧井机82眼,发放电井配套设施277套,新修柏油路14公里,修建涵管桥65余座,开挖疏浚沟渠30余公里。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总动力4.63万千瓦,全乡拥有大、中型收割机93台,大中小播种机260余台,农用三轮车8000余台,四轮车1000余台,全部实现了机耕、机耙、机播,其中小麦机收率达到100%,玉米机收率达到30%。

劳动力转移就业 全年劳务输出8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00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达到8000余元。农民创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乡形成了以养殖、蔬菜种植等为主导的专业村20余个,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新农村建设 重点依托刘双楼、吴楼、刘店等交通便利村,结合各村实际,采取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分类推进的方式,扎实的开展新农村建设。

工业经济

目前,全乡已拥有各类企业30余家,其中,夏连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夏连速冻食品项目、宏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精兴刺绣有限公司、爆破纸浆厂、诚拓防水建材有限公司、顺风木业、路通栗砼、宏兴食品等等固定资产均在1000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以肉类加工、养殖、种植、面粉、建材等为主导产业的民营企业发展格局。

城镇建设  拓宽修建了乡政府路,逐步完善了硬化、照明、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2007投资38.4万元修建了刘店敬老院,可以解决80—100名孤寡老人入住敬老院的需求。2009年投资90余万元新建了乡计生服务中心。并先后多方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城镇道路、水电、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乡政府所在地基本上形成了四通八达、井然有序、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小城镇框架。

社会建设

教育 全乡现有中学2所,小学17所,幼儿园2所,成人学校1所。全乡初中在校学生1830人,小学在校学生3920人,幼儿园在校人数512人。全乡现有专任教师314人,具有本科学历43人,大专学历117人,中专学历154人,高级职称92人。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

文化 深入开展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全乡建文化大院3处,图书阅览室16处,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扎实开展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已完成26村,使6000余户群众接上了有线电视。

卫生 全乡现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7人,病床30张,配置了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先进仪器设备,拥有乡村医疗诊所29个,医务从业人员30人。2009年,全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口3万余人,参合率达到90%以上。扎实开展了“清洁家园行动”,使村容村貌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