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蓟县下营镇建立时间及名称由来(一)

(2014-11-27 16:45:56)
标签:

杂谈

蓟县下营镇建立时间及名称由来(一):

春秋战国:下营,当时名下营里,民国时名下营。

中营,因位于上下营之间故名。

青山岭,春秋战国时原名为青山寨,清代称现名。1989年柳家沟并入

北车道峪。春秋战国时名车道峪,相传古代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车道由村通过,故名,1984年改为现名。

秦代,小平安,

大平安。秦代名下寨,为古代屯兵要地,现存关帝庙残碑刻有:明天启皇帝钦赐村名大平安。

辽代,黄崖关。因关隘所在,以关名名村,

元代,营周庄,因周姓定居最早,名周家庄,民国称周庄,1984年改现名。

高富庄。元代称高家庄,民国改高各庄,1984年更为现名。

明代:小西沟,因地处中营西山沟

团山子,明代名转山子,清道光年间名团山庄,以村庄在群山环抱中故名,民国为现名。

白滩,村址在一片干涸的白石滩故名。

董家坟,因村近董家坟地故名。

刘庄子,明代为刘家计在,民国时称现名,以刘姓居多得名。

东山,村子四面环山,地处下营镇最东。

花园,因所在山区果树茂密,春夏百花盛开故名,

杏树岭,因附近山岭多杏树。

苦梨峪,村舍分散,有八沟九梁十八面坡之称,无街道。明代称起家峪,解放后以山中多苦梨树得现名,

石炮沟,因村旁沟内有石头形状似炮子故名。

段庄,原名段家庄,民国时称现名,

官地,相传此地系古代收税官驻地,故名。

张家峪,因张姓定居最早得名。

东西于庄(兵),相传明代此地有座石头城,于姓将官在此率兵把守,故名,民国时名于庄,1959年修城下水库时,部分居民迁到团山子附近建二村,此村居西称现名。居东的则称东于庄。

小东沟,因位于下营东山沟故名。

西大霸,因李姓为村中一霸,村址位于下营以西。

前干涧,因村庄位置城兴隆县后干涧之南,长年缺水故名。

清代:郭家沟,清代郭姓把总在此山沟定居故名。,

北井峪,村北侧有一眼水井,故名,本村是县内唯一用风力发电的村子。因山路崎岖,粮食物资全要用牲畜驮运。

常州村,原名青山岭口外,1942年为我党抗日根据地化名常州。1989年,杨木滩村并入。

拱峪,山谷呈拱状故名。

桑树庵,因村内有尼姑庵周围多桑树故名,

(大洪峪,原名大风峪,因峪中大风不断故名。民国时演变为现名,后并入桑树庵。

向阳坡,因村处南面山坡故名,

日头圈,因村在群山包围之中,中午前后才能看到太阳。

天槽岭,以附近山岭名名村。

骡马峪,穆桂英在此地放军马。)

熊灰岭,青道光年间成村,原名青灰岭,后讹传为现名。

西大峪,因地处下营镇西宽谷中。

杨木鞍,因村北多杨树,村口呈马鞍形。

偏桥子,因谷口有一小桥。

丘庵,因土山上有座尼姑庵。

高家鞍,因村民多姓高且村址呈马鞍形。

黄土梁,因村南山梁为黄色土覆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