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病,提升“正气”是关键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
分类: 养生 |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杨奇君
今年冬天,尤其北方地区,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流行,这除了与特殊天气造成的病原体杂糅在一起的情况有关外,也再一次向大众提示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性。为什么在面对同样的病原体时,有人中招有人没事?为什么有人症状重有人症状轻呢?
《黄帝内经》中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所说的“气”就可以理解为免疫力、抵抗力,在同样面对病原体侵袭时,正气足的人就能抵抗住,而中招的人则是免疫力不够强。
那么在这个冬天,我们要如何提升免疫力,尽可能做好疾病的预防?生活中又有哪些误区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呢?
天气干燥
易伤及呼吸道黏膜
今年立冬以来,北京气温波动大,据天气网数据,北京地区11月平均高温15,极端高温31,经常当天最高温度还是二十几度,第二日就跌到个位数,例如11月13日最高温度30,到了14日就跌至2。气温波动大非常容易让人体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免疫力下降,杂糅在一起的病毒趁虚而入,人就难免中招。
与此同时,今年冬天雨水少,天气格外干燥,而人体的呼吸道黏膜喜欢不干不湿的环境,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都会降低黏膜抵御外邪的能力,特别是干燥会伤及黏膜,这也是今冬呼吸道疾病流行的缘故之一。
前几年大家为了防疫,都比较注意戴口罩和消毒,对将外邪挡在“门”外起到了积极的防护作用,而由于没有受到外邪侵袭,人体免疫力也会相对比较“怠惰”。到了今年,大家对于预防疾病开始掉以轻心,反而让外邪钻了空子。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依旧要注意防护,同时提升免疫力,保护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不要欠“免疫债”从日常点滴做起
长期熬夜、爱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爱喝奶茶吃甜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现在年轻人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及其造成的过劳,久而久之,就容易陷入亚健康状态,这属于一种恶性循环。想要提升免疫力,首先就要跳出这个循环。
特别是像今年冬天这种忽冷忽热且干燥的天气,人很容易上火,熬夜、吃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喝奶茶都相当于是在“拱火”,人一上火就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从最近门诊的情况来看,患者的热证都很明显,不少人在受了风寒之后,很快就入里化热,病情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入冬之后,大家都会想要补补,吃一些羊肉等有滋补作用的食物,但像今年这种比较特殊的天气,建议清淡饮食,滋补类食物不宜吃太多,不然也是在“拱火”,造成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结果。
那么在冬天我们应该怎么吃呢?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生消熟补,也就是说生吃可以消食,煮熟了则有进补的作用,能很好地提升人体免疫力。也要多吃一些应季菜,除了萝卜白菜以外,煮粥时可以放一些山药、百合、莲子、梨子等药食同源的食物,都有一定的滋阴补益作用,正符合中医讲究的“秋冬养阴”。
中药养生小妙招 为身体“灭火”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阴阳一旦失衡,人体正气不足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平日里家中可常备一些中草药泡水喝,以调整人体阴阳失衡的问题。今年冬天,用芦根、金银花、薄荷、陈皮、百合一起自制茶饮就很合适,芦根常被比喻成人体的“灭火器”,可滋阴、生津液,而金银花可清肺热,恰好能在容易上火的时候帮助到大家。
与此同时,家中也要常备一些可应对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药,以备不时之需。例如感冒清热颗粒、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银翘散、桂枝汤等中药汤剂,在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来袭时都很好用。感冒清热颗粒可散表证、清里热,外感风寒和入里化热初期都可用,无糖的效果更好;针对高热不退的“寒包火”症状,小柴胡颗粒、小柴胡汤的治疗效果好;对于里热重的患者,可用银翘散来治疗;针对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经常感觉乏力出汗的中年女性,特别是舌头不太红的人群,可用桂枝汤,在治疗表证的同时,帮助人体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