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保护呼吸道预防有诀窍

(2023-12-06 22:00:27)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养生
儿童保护呼吸道预防有诀窍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3/20231206/20231206_022/20231206_022_72497.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 李淳

 大雪节气将至,天气愈发寒冷,预防受寒成为日常生活中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它代表着仲冬时节的到来,大雪节气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下雪,但气温将进一步降低,同时降水量可能增加。

  今年冬天,感冒、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多发,特别在青少年及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北京地区中小学生许多因病请假。为何今冬相较往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和治疗?生活中又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开呢?

  感冒多发 与“没有秋天”相关

  回顾一下北京今年的天气变化:夏季持续高温,最高气温超过40;到了十月下旬,天气还很热,北京市观象台显示十月平均气温为15.6,比常年同期(1991年至2020年平均值)偏高1.8,为1961年以来最热;然而到了十一月下旬,却迎来了气温的断崖式下跌,小雪节气当天最高气温尚高于10,隔日开始遭遇寒潮,最高气温接近冰点,最低气温则跌至-8。

  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秋天,浮于体表的“气”要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慢慢收入体内,到了冬天才能很好地闭藏。但由于今年气温变化的特殊性,使得北京“没有秋天”,少了“秋收”的过程,导致“气”仍然张扬在外,人体的门户尚未关上,就遭遇了寒潮直击脏腑。与此同时,甲流、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杂揉在一起侵袭人体,更让本就因受寒免疫力低下的人体“雪上加霜”。

  从最近的门诊情况来看,4—14岁的儿童较为多见,其中有的孩子先后感染甲流和支原体,反复高烧20多天,免疫力明显低下,这都与特殊的天气情况有关。

  前来门诊就医的患者中表现为浮脉的人不在少数,中医认为浮脉是秋天的脉象,到了冬天应该变为沉脉,现在依旧表现为浮脉正说明身体在面对季候变化时没有反应过来,自然界与人体之间出现了错位,未能达成“天人合一”的状态,这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中西医结合 治疗肺病有妙招

  目前,针对儿童感染支原体常用阿奇霉素等西药,部分患者出现了耐药性的问题,而奎诺酮类抗生素则可能对儿童肝肾功能有影响。对此,中西医结合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服用西药的同时,引入中药、拔罐、刮痧、按摩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能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对症施治。

  在中医看来,儿童高烧不容易退,咳嗽深重、有痰且不易咳出等症状,属于典型的“寒包火”,可通过泡澡、泡脚等常见的治疗外感病的“汗法”来应对,加快人体的气血运行,鼓动邪气排出体外。

  针对有痰但难咳出这一典型的“燥咳”症状,更要注重养阴、清肺、润燥。在食疗上,可多吃一些石斛、百合、银耳、核桃仁等药食同源之物,特别是核桃仁不仅能润肺,还能通肠、滋补肝肾,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肠对养肺有益。也可服用三子养亲汤,即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的作用,可以作为当下感冒的预防方。同时还可通过拔罐、按摩来辅助治疗,穴位可选定喘穴、肺俞穴、肝俞穴,如咳嗽严重也可以在天突穴拔罐操作。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高热日久有可能损伤儿童的心肌,存在发展成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因此在孩子康复后仍需多加观察一段时间,若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生脉饮等补益药来益气养阴。若症状久久不愈或有加重,则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儿童防病 应重视脾胃健康

  对于儿童防病治病,关注脾胃很重要,吃得好不好与免疫力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已经生病的孩子,更应在饮食上多加注意。

  首先要营养充足且均衡,避免肥甘厚腻的大鱼大肉,但不代表只吃青菜萝卜,应适量吃瘦肉补充蛋白质,如家中烹饪的鸡鸭鱼肉。中医认为五谷养精气,应多吃一些大米、小米、红豆、绿豆、黄豆等五谷杂粮。而甜品特别是奶油类,以及烧烤类、油炸类食物都属于肥甘厚腻,应注意忌口。

  面对今年季候特点所造成的“气不降”问题,可多吃一些白萝卜,帮助将浮越在外的“气”收回体内。为帮助儿童保持脾胃健康,家长可每日帮忙揉一揉腹部,五六岁及以下的小儿,可尝试“捏脊”这一按摩方法。

  在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冬季,特别是班级中已经有同学患病的情况下,每天晚上可通过泡脚发汗来预防病毒的侵袭。在水中加入花椒、大蒜、葱和姜,用毛毯将身体和泡脚桶裹住,坚持泡15—30分钟,直到额头和鼻尖微微冒汗为宜。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用来预防和治疗外感病的“汗法”指的是保持身体温暖而微微出汗,但不能出大汗,否则会伤及阴液,反而对身体恢复不利。

  另外,在作息睡眠方面,儿童和青少年建议不晚于十点半休息,且每天应保证至少八小时的睡眠时间。在运动锻炼方面,要选择因人而异的方式方法,不建议带病锻炼,不建议在寒气大的时段进行晨练,汗出当风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同时衣服汗湿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表现为感冒后出现气喘等肺部症状,都是体内有湿气的缘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