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石猴街”

标签:
逛胡同 |
分类: 邮文 |

前几天看了博友lixt9999的文章,对石猴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石猴街临时邮局”成立之前,我要看看石猴街的真容。
昨天,北京的天气奇冷,赶上了三九节气的气温。
起初,我以为石猴街位于大栅栏附近,于是便从那里找起。一路向西,边问边走,一直走到东琉璃厂才搞清楚石猴街的具体位置。因为这一带的胡同互相缠绕、数量繁多,当地居民都说不清楚。到后来,敢情这石猴街就在和平门烤鸭店后面东南方向不远处。
石猴街其实就是一条百米左右的小胡同,南北方向,没有设置胡同牌,但有门牌号,门牌号自北向南由小到大,最大的牌号是35号;街东的牌号为双号,街西为单号。
石猴街与北面的“大耳胡同”和南面的“三井胡同”形成“工”字状,那两个胡同看起来比石猴街有名气,各自的墙上写有介绍。但,猴年即将来到,石猴街的大名随着“石猴街临时邮局”的成立马上就要冲上云霄宝殿。
北京带“猴”字的地名不是很多;这石猴街地处闹市、众多胡同之间,影响将不可估量。北京邮政此番的营销策略不可谓不高,实在为他们点赞,为广大邮迷高兴。
我找几个破损不是很厉害的门牌拍了照:







在石猴街,从南向北看去:

链接:
坐落在北京市宣武区前门西河沿220号,它东与天安门广场相邻,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北面是著名的北京和平门烤鸭店,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纯木质结构的古戏楼。相传它是明代的古庙。清康熙年间,改建为戏楼。正乙祠戏楼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为:“完整的戏楼建筑”。其建筑年代早于许多西方著名的歌剧院,如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喜剧院,英国的卡文公园歌剧院等,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它是中国戏楼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被学者们誉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参观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正乙祠戏楼现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戏楼建筑全部为木质结构,坐南朝北,戏台为三面开放式。戏台对面和两侧均为上下两层敝开的包厢,戏台前约有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纳二百位观众看戏品茶。
正乙祠古戏楼,应该说,是北京城除了故宫畅音阁、恭王府戏楼以外,数得着的古色古香好戏楼了。正乙祠戏楼分上下两层,如果演神仙道化戏,扮演神仙的演员可以从天而降。戏楼的红木雕栏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可能是仿日本歌舞伎的花道,正乙祠戏楼也从戏台延伸出一条“花道”,拓展演员的表演空间。戏楼没有麦克风,演员的声音更为本真,同时也是对他们嗓音的考验。戏楼正前方还挂着一副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让我回味良久。前世今生,往来如梭,人生无再少,转眼分离……
历经三百多年的正乙祠戏楼,仍然焕发着艺术青春,她不仅是戏曲演出舞台,每天晚上都有京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目的精彩演出。同时也以她独特的文化景观,古典的风姿与魅力,为京城百姓和国际友人营造了举办中式古典的结婚、祝寿、办生日和金婚、银婚纪念日温馨、浪漫的殿堂,同时也成为京城旅游新的亮丽景点,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了解中国古典民生民俗的窗口。
前一篇:黄芪药膳
后一篇:《支线客机》邮票今天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