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间

(2022-04-21 14:47:34)
    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莫过于亲朋故友的离世。前两天得知老家的对门邻居伯母去世,93岁高龄无疾而终,不由得再次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印象中的邻居伯母永远是中年人的样子,个子小小的,身体特别好,总是笑眯眯。“星星回来了?”每次我周末从学校返家,她都要这么招呼一声,我就赶紧问好。更早的印象是童年时代邻居伯母还没退休,在厂职工医务室当医生,我是医务室常客,母亲每次领着我去,医生们都夸张地招呼,星星啊,月亮啊。里面自然也包括邻居伯母。另外,上学的时候,逢寒暑假学校老是布置一件好人好事的任务,可愁死个人了,偏巧邻居伯母家有个90岁的老外婆,别看她垂垂老矣,可能活了,一年又一年,我的好人好事全靠她。我一放假就和邻居伯母商量好,需要帮忙就叫我。于是邻居伯母总会在假期的某一天忽然来叫我说,星星快来,外婆起来了,你喂她喝个水……然后我就兴奋地蹦进她家,花几秒钟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假期作业,邻居伯母和我都如释重负。这一切镜头,仿佛就在昨天。只要一回忆起老家,就是满耳的“星星啊”“星星啊”。嗯,我的微心名就叫“一片冰星”(总有些大头虾把它看作“一片冰心”)。

    上个月是闺蜜A的母亲去世,86岁。是我们几个同学的母亲里面最长寿的。最近一次见面还是十多年前。我带着才两岁多的糖仔去A家里探望,叫糖仔唱歌给奶奶听,糖仔就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嘀哩嘀哩滴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奶奶说好了好了,糖仔不管,很执着地要把所有的“嘀哩”都嘀哩完,把A的母亲笑坏了。想当年,我和A晚上在舞厅打工,A的父亲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坚决反对,我迫于压力放弃了,A却不肯,于是A被父亲臭骂后,提着箱子“离家出走”,躲到了我家。那时没有电话也没有更多的同学可联络,A的母亲硬是凭着直觉,从城区家里一路打探着准确找到了我家,敲门——我们厂在偏僻的郊区,何况她也不知道我父母的名字,只晓得我叫什么,不知道这个母亲用的什么招。不过,我最佩服她的是,在A的父亲不到60就意外病故,几个孩子的婚姻都不理想的情况下,她依旧非常从容淡定,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70多了还去拍了一套写真照片,我夸她拍得漂亮,她自嘲道,我是恰多哒(吃饱了撑的)。A的母亲见证了我们的青春片段。

    去年6月份,83岁的大伯母去世。大伯母也是博友,博客名“阿芥”。大伯母是黄埔后人,名门闺秀,是真正的才女,她的文笔我自叹弗如。2010年大伯父去世,大伯母来广东散心,在我姐姐家小住,闲来无事学会了上网。据她说,读了新浪博客文章后,觉得很多人都写得不怎么样,就决定自己开博来写。又即时学会了拼音打字。她的文章大多是在那些非常年代的回忆,还有一些生活小品,都写得精致典雅,读来一唱三叹。我开博其实还是受大伯母影响呢。早在零几年的时候我就跃跃欲试开博,但是一点信心都没有,觉得高攀不起。后来大伯母开了博,发动我们去“点击”,在“点击”3年后,我也注册了一个,虽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没想到被大伯母敏锐地发现了,说某某文章是不是我写的,说我为什么不用头像,她像小孩子一样兴奋不已。然后又为我点赞推文,介绍博友认识。大伯母说通过博文发现了一个新的我,夸我是家族新一代的“小才女”(哎哟羞死了),一向矜持的大伯母忽然就把我当作了知己,除了微心交流外,偶尔年节日见了面更有说不完的话。清明去乡下扫墓,我都是先到长沙堂哥家,然后驱车一起返乡,爱美的大伯母把衣服一件件试给我看,这件好看不,这件更好看?……去年清明是姐姐去的,我看到她与大伯母的合影还好,大伯母满头银发,有些清瘦,没想到5月就身体不适住院,但还能刷手机看奥斯卡电影,出院回家没多久再次加重,再入院就没能回来了。大伯母是我们上辈人的传奇。她的经历我无法介入,但她优秀的儿子我的堂哥直接影响了我的价值观。

    前年11月,我的苏老师去世。73岁。可能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心爱的弟子吧,苏老师对我格外关照,虽然只教过我一年的书,却是真正的师恩难忘。记忆中年轻的苏老师美丽高挑,笑起来齿如编贝,运动会跳高第一名。她欢天喜地地用自己的冰棒票奖励足球夺冠的我班男同学,痛心疾首地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教育我们这帮受不起挫折的娇里娇气的女同学。我曾经恨恨地跟她说过,我妈不喜欢我,我肯定是外面捡来的。苏老师都苦口婆心地劝。她说我1岁多的时候病得快死了,我妈急得哭。对,那个时候她们俩是同事,我妈做过一阵老师。我总是不听。苏老师就叹气,唉,你这个妹子。后来我想学琴,苏老师利用四个星期天偷偷地用学校的脚踏风琴给我入了门,她没想到我这么快能掌握正如我没想到糖仔的钢琴那么轻松一样。后来我去外面读书会给苏老师写信,苏老师总是赞不绝口,并得意地在办公室展览,又告诉我别的老师如何羡慕忌妒恨。我这种薄情的人。来广东这么多年,只有2017年她70岁生日时特地回去看过一次,有时候微心聊聊。我严重怀疑我在苏老师的眼中大概一直保留在当年的小女孩的样子,她坚持认为我和陈晓旭就是长得像,“多么像林黛玉啊。神似。“她说。后来她甚至看到严歌苓年轻时的照片也发给我说长得像我,总之看到年轻好看的就觉得长得像我……刺猬的孩子都是光的,臭虫的孩子都是香的。苏老师患骨癌两年,我竟然一无所知,她从来不说。只是有一次她在微心里说,我真的好想念你们啊。我竟然回复一句”我也想念您“就拉倒,我是不是个猪。星猪愿苏老师天上安好。

用照片来见证大跨度的时间——时间
(2022年中山金钟湖)


时间
(2017年广州余荫山房)


时间
(2013年岳阳楼)


时间
2006年维港


时间
(2000年深圳锦绣中华)



时间
(1990年衡阳江口鸟岛)


时间
(1980年子弟小学教室前)


时间

(1974年衡阳曙光照相馆)


另,最近收到几条留言,但是打开看不到,不知道是哪位博友发的。趁着现在还能发纸条,有事的博友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貌似这已经是唯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