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是通过语言交流的。语言有的是碎片有的是文章。能把语言炼成文章的终是不多,所以大多数的语言只能是碎片,它们活在文章后面的评论里,在那里体现着存在,又以反馈来提醒着文章。它们就像机体的细胞间质,传递着养分,彰显着生机。然而现在戛然而止了。这是个“无言的结局”。
得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同为写字,有的人是倾诉情感,有的人是记录生活,有的人是表达思想,我是为了发现有趣的灵魂,我爱一切有趣的人。我就像《三体》那样,从地球往太空发射无线电波,等着被外星文明截获。截获我的电波的自然就会有反馈。所以我结识的博友都算一丘之貉。现在貉们都不说话了,就像戴了KZ一样没有了表情,只剩大眼瞪小眼,最多,点个“喜欢”,表示“吱~”。
我其实是个伪文艺,琴棋诗书都很烂,我爱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灵魂。为了与这些有趣的灵魂沟通,我也学着写点有的没的,表示鸡蛋换大米。一换就换了近十年。一开始,人家不乐意和我换——我屁颠屁颠去拜码头留评,人家不要说回访,连评都懒得回,我评了个寂寞。
谁让人家都是大咖呢。但是没关系,灵魂这个东西它会自己去寻找同类的,或早或晚,总会相聚。
所以,当初那些让我热脸碰个冷屁股的咖们,现在几乎都在貉中了,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每一次的遇见,其实都是久别重逢。(忍不住列个黑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和睦春风,巢巢,山禾青青,姹紫嫣红,说话的鱼,一骑绝尘,大痴,逝水流年blog,88颗牙齿,风中的树……你问我为啥记得这么清楚,答案是因为刺激深刻。我甚至还记得这群人里面后来最早关注我的是和睦春风,当时真令我受宠若惊,觉得春风简直是个菩萨)。
也有初次见面便慷慨关照的大咖,比如书法家过客和字母老哥,令我喜出望外,平添了几分自信。经常读到有博主写自己如何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如何的“我的园子我做主”,我表示佩服并自觉做不到。我在意,非常在意,因为他人是一面镜子呀,我还是很在乎自己好不好看的。
有极少数一见钟情的,双方皆如惊鸿一瞥,可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短短几年,隔着屏相识又隔着屏再见了,他们离弃博客如作别西天的云彩,那些灵魂的热闹已经如烟花一般消散。
还有,不经意间错过,又在灯火阑珊处惊喜重逢的。
你说,我发现这些灵魂容易吗。是不是从上辈子就开始运作了。不然茫茫人海怎么找。他们那么好。那么好的灵魂都在我身边。得到后再失去,真的很痛苦的,我舍不得呀。我想他们也舍不得我,嗯,就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堂皇理由要让我们这样生离死别呢,莫非是怕灵魂们聚众闹事。其实灵魂有了安顿之处才不会闹事呀。你看写字的人都那么温和,从容,并坚忍。
生而为人,有太多的羁绊,唯灵魂可以横冲直撞无所顾忌,唯结伴的灵魂可以体验生命的高潮。从前慢的时候,我们只能忍受寂寞,并且把它酿成酒与诗,如今我们有了一张大网,终于有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任性。可是网破了,灵魂们将再次飘零星散。
哎呀,抒情不是我的风格,抒了几句直起鸡皮疙瘩,我还是直截了当说吧,博客不给留评了,我有点气急败坏。因为我的评论区大多是表扬,各种让人心里美得冒泡的花式夸。每发一篇博,就如开一场表彰大会,本糖佩戴大红花脸儿红扑扑地上台领奖,“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你的爱将与我同在……”为了这点精神奖励,用了洪荒之力。好了,现在忽然就不给了,去你的!渣男!
后记:
有聪明的博友发现了两个留评的偏门:1,能在个人中心显示的可以直接在中心评,也就是没被婶过的;2,个人中心不显示的可以在手机端之前已有的评论后回复,但是现在只显示最近14天(又是14天,什么鬼,潜伏期?)的博文,也就是说,从15号起再过14天,将再也没有可供回复的评了,所以大家要趁着这几天去旧评那里给舍不得的博友交待后事。
还有,手机端也还有不少博友刷不到博文,只看到“暂无博文”的界面,需要点右上角那个信封标志,就打开了归档。好吧,大家自求多福。多囤点儿博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