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赵增霞)

(2016-04-22 07:40:50)
标签:

教育

分类: 集体备课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世纪小学

项目名称

课题研讨

项目负责人

赵增霞

 

活动时间

2016420下午

活动地点

三年级办公室

 

活动主题

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主 讲 人

刘秀瑞

 

参加对象

三年级数学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及进程

1、全组老师集中办公室,刘秀瑞老师对教材进行分析,并谈自己的设想。

2、组内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反思

与建议

一、提炼生活现象,形成数学素材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的问题很多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周长的知识,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不少学生对此仍有学习障碍。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平时的教学与生活的脱节,很多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都难以理解它、接受它。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炼出数学问题,形成鲜活的素材。

二、创设生活情景,探索数学问题  教材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对于学生来说,它仍然是一种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应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景,缩短抽象的数学题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枯燥、神秘。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感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建议: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数学中到处都有生活的影子。综上所述,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并能利用生活应用数学,这才是真正做到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数学学习“活”起来。

 

过程确认

                      科教研处负责人签字:赵增霞

 

 

 

 

 

 

后面请附活动照片http://s15/mw690/003BHo8Hgy716oit7Wu7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