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2015-03-30 09:08: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叙事 |
教师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一、参与度。,是全员参与的课堂。
参与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体现,是学生在课堂里思维活跃程度的写照,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真情流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而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而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有效参与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始终控制着的"满堂灌"。
二、 练习度。是自主学习的课堂。
练习度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有效地、有机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学生进入知识海洋并自由畅游的深浅度。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理想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我们主张一般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与练习的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
三、延展度。向留下足够空间的课堂。
课堂的延展,不仅包括课堂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延伸练习,如课堂培养学生多方探究、质疑的思维;还包括课外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资料的搜寻是师生双边进行的,绝不能教师不动,仅学生开展,那样反馈时教师被动,学生无趣,师生互动才是最好的延伸。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只有紧紧地把教材的问题深入地解读,把握了实质之后,老师在课堂上才能有一种游刃有余,有一种自由度,才能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长项。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