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院组织的“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心得
(2023-12-18 20:45:31)分类: 随笔 |
参加学院组织的“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心得
2023年12月6日下午,很荣幸参加了现代技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的“立足岗位做贡献”党务活动,时间虽短、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曾经,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绵阳城市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到底培养的是怎样的人才?我们该如何培养人才?能否培养出一流人才?在此之前,我和有些老师一样,总是觉得,绵阳城市学院就是一所二本民办院校,如何才能培养出所谓的一流人才呢!尽管学校定位中早早就提出,但总是不以为然。现在回过头想想,是自己太过浅薄了。
12月6日下午1点30分,学院一行28人搭乘汽车,前往位于绵阳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开展党务活动。迎接我们的领导干部,正是我们学校2012级的学生,进入研究所全程陪同我们并进行解说的主要技术人员,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参观的过程,路过研究所大厅职工展示栏时,得知该研究所近三分之一的核心要员,是城市学院的学生,这让我大为震惊。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是我国低速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设备能力,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空气动力事业国家队”。如此重要领域,重要企业中的核心成员,绵城学子竟然占据十多位,此时我想问,谁说绵城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也许,还有好多好多绵城培养的学生,在祖国的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发光发热着,只是你我还不清楚罢了!
关于之前提到的问题:绵阳城市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到底培养的是怎样的人才?我们该如何培养人才?能否培养出一流人才?此时的我心中似乎有了答案。
一、讲好学校的故事、讲好专业的故事、讲好自己的故事
学校和专业是每个人才成长的重要载体,而好的故事能够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学校应积极宣传自己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了解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和案例,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应用和学术前沿,让学生感受到学术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每个学校的定位不同,背景不同,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培养的人才也就不同,办学定位不一样、培养的一流人才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当下的办学条件、学科背景、教学资源培养出985院校、211院校所谓的一流人才。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使命,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色。我们培养的人最终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岗位发光发热,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个体的全面发展做不同的贡献而已。如此来说,绵城也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培养出服务地方的一流人才,培养出建设祖国的一流人才,培养出个性突出、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的一流人才。
二、扎根教育一线,潜心立德树人
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的办学定位始终聚焦于为地方经发展培养一流人才。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引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空间和发展路径,助力于每位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况,倾听学生的声音,尽全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责任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路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不但要传授好技能,更要传承好精神。
本次参加学院组织的“立足岗位做贡献”党务活动的最大感触、最大心得就是自己理念与认知的改变,恰恰这种改变是持久的,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最后我还想反问一句:谁说绵阳城市学院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