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父亲去世以后,我这个家中的独生子女必须做到的事就是清明节回国扫墓。最初安葬时墓碑没有建好,新坟从下葬到墓碑树立,在南京大概需要半年多时间。2016年,墓碑建好后第一个清明,我带孩子专门坐飞机回去祭拜。
在北京到南京的高铁上,跟邻座几个人聊起来,发现清明前回到南京,除了看望亲人,无非就是扫墓。家族中在南京的是父母、姨、舅舅,还有过世的外祖父母那边几家人。2015年父亲去世,家族现在在南京的墓已经有五座,我大舅拿着手机记录具体方位,某园几排几号,就跟住宅小区一样,所谓阴宅是也。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56/86/2199/143011961.jpg
随着南京地价飞涨,阴宅价格也水涨船高。从下车到走进墓地的那一公里路,姨跟我妈在议论窃窃私语,同样的岱山墓穴在我爸安葬后贵了四成,到2017年的清明应该涨得更多。“早死好,还有利息可拿”,是老妈对阴宅涨价的总结,幸存者坐看墓地价格飞涨,心里着急吗?我想起曼德尔斯塔姆的诗:
你不是独自一人,你还没有死
你静立的那一刻,乞讨的女人喋喋不休
站在你的身边,
享受着眼前这浩荡大地
长风悲切,雪花飞舞
丰富的潦倒,有力的赤贫
金丝雀甜蜜的歌喉日夜不息
无罪的歌,纯洁地飞
岱山没有乌克兰基辅平原上的金丝雀,但可以听到早春的布谷鸟,那叫声没有凄哀,只有春天到来的温润空气里一点惊喜,好像往生的亲人地下有知。万物皆有灵,这是中国节气里最美好的灵感。时季与思念,农业社会春天发芽的种子和对先人的思念一起萌生。
墓地密密匝匝的墓碑,多到几乎让我觉得自家的悲痛微不足道,这里永远有比你更凄惨的人生,更短暂的一生,但逝者不搞排行榜。
墓地里的讨钱办法,一个是墓碑刻字描红费用,就是拿红漆和金色漆将墓碑上刻的名字生辰重新描画一遍,修补一年来因为风吹雨打褪色的部分,达到修葺一新的效果。每描一块墓碑,收费大概80—100元,这项工作一般由墓地工作人员来做,是清明上坟时给墓地管理处的非正式福利。
还有一种营利办法,是跟在扫墓人家后面乞讨,混在一家哭哭啼啼的亲友里面充司仪,念一些吉祥口彩。我们扫墓时,这位“讨饭司仪”说的无非是妻贤子孝,官运亨通,说完要拿点小费,10—20块随意。在我们静立默哀的一刻,这人就喋喋不休地说着,远方是布谷鸟高一声低一声的叫,“无罪的歌,纯洁地飞”。最后有长辈忍无可忍地喝止,司仪们作鸟兽散,墓地安静。
早春斜射的阳光,泛青的柳枝翠丝,路边随处可见的紫色的二月兰,扫墓几乎感觉像郊游,如果没有近旁偶尔传出的一两声长嚎,和清明前下葬所放的鞭炮,白日焰火,听着看着都不那么惊乍,真正带游园感的,是临近中午时,墓地管理处的高音喇叭突然放起流行歌曲,张学友唱的《吻别》,意思是轰扫墓的快走,拜拜了您呐,看几分钟就可以了,清明季是多繁忙的日子啊!后面一波人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