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不可摧的房价和摇摇欲坠的家庭

(2017-03-27 15:39:06)
标签:

杂谈

​​

​很其他很多城市一样,成都也在3月23日宣布限购,并且在3月24日开始实施。虽然不像北京的政策那么严厉,但也足以影响到不少人。一段“成都购房者崩溃大哭”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一名女子精神崩溃,蹲在地上痛哭。她的喊叫击中了不少购房者的心灵:

“成都不要我们了。我要房子,我要家啊。”

这大概是2017年最震撼人心的诗句了。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56/74/2197/142878951.jpg

第一句表达的是人与城市的关系,一个女子面对强大无比的城市,发出绝望的控诉。“成都不管我们了”,道出中国人典型的心态,有什么问题,城市或者政府都要出面管一管。政府出面管房价,本来就是很多人的呼声,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感觉被深深抛弃了。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或政策主导的,而“人”在其中,命运就如同这位哭泣的女子一样弱势,运气好有可能得利,而不走运的时候,就只能被抛弃。

“我要房子,我要家啊”这一句,精准地表达了过去20年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最核心的价值观。在这位女子看来,房子和家是完全对等的,有了房子就有家,没房,就彻底无家可归。如果你仔细留意过中国房地产的广告,会发现这种把房子等同于家,正是地产商的根本套路。正是因为对观念的偷梁换柱,才让中国房价在过去20年一路狂飚。谁不想有个家,谁又愿意终生孤独,那么,就快买个房子吧。

这位蹲在地上痛哭的女子,是一位硕士毕业生,来自农村,自称读书、奋斗二十年,已经交了首付,突然出台的限购政策,把她挡在了“网签”这一程序之外。路过的人们指指点点,但是人们的表情在整体上是麻木的。这一轮限购之前,各地媒体都拍了一些房地中心的照片,办证中心人头攒动,就像春运时期的火车站一样。人们的眼神中充斥着对财富的渴望,有朋友戏称,空气中充斥着肾上腺素。

这里有欲望,却没有通常人们所说的“情感”。那位痛哭的女子,再等几年买房,就不能组建家庭吗?租房生活,就不能获得幸福吗?这样的问题,在过去是正常的,但是放到今天,再这样发问你就会被人嘲笑。有一个叫牛刀的写手,一直预测房价会跌,如今人们不再讨论他说得是否有道理,而是对他表示深深的仇恨:如果不是信他的话,我早就买房发财了。这个女子的想法表达的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必须立即有房,不然也许永远就不会有房了,那也不可能再有幸福了。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57/74/2197/142878952.jpg

政府深知这一点。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北京房地产新政,有一条就是直接指向了这种“房”与“家”的关系,对北京离婚一年内的贷款人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离婚一年以内的房贷申请人,各商业银行应参照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按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执行。”在北京的夫妻,要想通过“假离婚”来买房,就要“假”一年以上才行,多牢固的婚姻,才能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呢?

这项政策让人想起2016年8月上海楼市的谣言,其中有一条就是“离婚不足一年的,按离婚前的家庭处理”,这起谣言让办理离婚的人群挤爆了上海各民政局。随后,政府紧急辟谣,处理了很多责任人和传播谣言的自媒体。2016年上海的“谣言”,成为2017年北京调控房价的手段。这说明购房者、中介和政府已经达成共识:家庭和婚姻的拆解、重组,可能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后的死角。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