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红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人情形式

(2017-02-10 10:43:33)
标签:

杂谈

除夕12点的鞭炮是最密集的,而在这一刻,遍布中国大地的光纤、铜线、4G、wifi信号中,也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根据相关数据,在晚上12点这一刻,微信中的祝福达到了每秒76万条。可以说,从短信到微信,一个OTT过程已经完全完成了。OTT(Over The Top)这个词来源于篮球运动,是“过顶传球”的意思。在通信行业,OTT通常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

不管是机器取代人,还是微信取代短信,先进的东西取代落后的东西,在毁灭的同时,总会带来更大的好处。从过年祝福这件事来看,微信消灭了短信,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各种图片、祝福语,都需要流量。

更重要的是,微信带来了红包。

2017鸡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算下来,每个中国人发了33.5个,如果考虑到还有老人小孩不会发,实际平均数还会增加。在这段时间中,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7/02/ninja148669393087770.jpg

微信红包早已在中国普及。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不是一个红包搞不定的,如果一个不行,那么就再发一个。”微信红包的流行,甚至导致了卖纸质红包的生意受到了影响。有卖红包的老板,今年的销售仅仅只有去年的五分之一。为什么红包的电子化、互联网化得到了中国人认可,中国人为什么会喜欢微信中发红包?

首先,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的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红包,指除了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

首先是传送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那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

其次,微信红包也降低了接受成本。所谓红包,就是红纸包上钱。为什么不能直接给现金,一定要用红色的纸包装起来,才叫做红包,才能名正言顺的给,大大方方的接?钱是“阿堵物”,直接谈钱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红包的形式是为了降低接受者的心理成本。而在微信中发红包,发者与接收者不用见面,接受者只需轻轻点击,心理成本进一步降低。

对于至亲之人,钱并不是浪漫之物,男朋友送给女朋友200块,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但20个十块的红包,则是男女之间的调情游戏之举,带上了几分游戏浪漫色彩。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组图片,女朋友生气,不愿意回复微信,男朋友就不断的发红包,在红包留言中“讲道理”,女孩点击接受红包,最终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女朋友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