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流日本为何成了中国有钱人的后花园

(2017-01-23 12:03:31)
标签:

杂谈

(一)昭和与平成,上流与下流

这是最近的一个话题。

明仁天皇的即将退位,日本的平成时代行将打上休止符。平成时代的开启正好重叠了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在1989年年末拉开“失去20年”的大幕一直到今天。为此有中国学者不无乐观地提出了“失去30年”的新概念。显然,如何评价这平成30年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

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在送走昭和时代的时候,日本一群高中生在皇宫前嘻嘻哈哈地说弥留之际的昭和天皇也“卡瓦伊”。显然,这是一种心情,一种当时的国民心情。

30年过去了。想来戏说天皇也“卡瓦伊”的这批高中生们也人生过半了。从昭和到平成,如果用你认为最到位的语言来概括这二个时代精神的话,那你会选用怎样的词语?笔者用四个字来定位:“上流”与“下流”。

战后的昭和是“上流”社会,改朝不换代的平成是“下流”社会。感觉上是一个往“上”,一个往“下”。往“上”的标志性事件是1987年日本超过美国人均DGP成了世界第一。往“下”的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了4044亿美元。中国坐上世界老二的位置。2015年,立教大学特任教授福岛清彦更为冲击性的发言称:从GDP的价值观来看的话,2013年薪加坡的人均GDP已经超越日本。从今后经济成长率和外汇兑换来看,韩国和中国台湾超越日本应该为时不远。

这就是上与下的历史性的错位。但这个历史性的错位引出了一个话题是:日本真得是我们所说的失去的30年?停滞的30年?对此笔者是存有疑问的。实际上从转换角度来看,这30年恰恰是日本变革生存模式的30年,是草创后现代人生活样态的30年。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91/98/2182/141909731.jpg

记得在日本被中国超越成为全球老三的时候,当时的日本经济大臣与谢野馨,虽酸溜溜但也不无前瞻地宣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的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令人想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曾多次说过,不丹王国很早以前就提出用全民幸福代替GDP,日本应该向不丹学习。问题是日本人幸福吗?

这里,笔者想起了“小确幸”这个新词。这是村上春树在随笔集《村上朝日堂日记》里的造语。何谓小确幸?村上的解释是虽小但确实的幸福感(小さいけれども、確かな幸福)。这就像是耐着性子激烈运动后,来杯冰凉啤酒的感觉。这就像把自己的内裤叠放得整整齐齐放入抽屉的感觉。这就像摸摸口袋,居然还有两个硬币的感觉。这就像电话响了,拿起话筒听出是刚才想念的人。这种感觉持续的时间在三秒到一整天不等。

村上还熟练地念起鸡汤经,说要是少了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庄子说天地有大美,但日本人感悟生活中有小美。这个小美是否就是小确幸?这个小确幸与经济的零增长有什么关系?

(二)人最终喜爱的是什么?

日本拥有世界前八的人口数,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只有3904人(2016年的最新统计),自1949年以来首次低于4000人。

日本警察厅认为,死亡人数的减少是交通安全教育的普及,自动刹车灯车辆性能的提升,改善路口视野的道路改造,安装能见度更好的LED信号灯等所产生的结果。

日本政府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将交通事故全年死亡人数减少至2500人以下的目标。显然这是技术与人的素质综合的一个结果。相对交通死亡率高的中国,日本人看到自己国家这么少的交通死亡数,不感到一种绽开笑颜的小确幸吗?

日本为癌症立法,2016年12月9日国会通过了新《癌症对策基本法》。日本人毫无隐瞒地宣布,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率先进入每2人中就有1人一生中会患上癌症的时代。但随着日本医疗的进步,5年生存率已超过60%,不住院治疗已成为可能。

为此基本法提出了一个旨在缓解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舒缓治疗”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最终指向是创建一个“能让患者放心生活的社会”。为了能让患者在被确认后保持生活稳定,法律要求企业方面给与相应支援,使其能继续工作或就业。而对于儿童癌症患者,则要求创造条件使其能接受必要的教育和治疗外,还将在学校推进与癌症相关的教育。

日本为癌症立法,而且是用基本法的规格为癌症立法,令我们无语。因为我们只听到环保部门的发布会这样说:没有数据显示雾霾与肺癌高发有关联。那么,你说,小确幸的天平翘起在哪一边?

在2016年11月29日公布的《东京米其林2017年》,日本有12家餐厅上榜三星,其中有4家连续十年获得三星,54家餐厅上榜二星,161家上榜一星。还有48家人均消费5000日元以下,被誉为物美价廉的“超值餐厅”得到了特别推荐,共计上榜315家。有这么多的餐厅上榜星级,其背后需要有什么理念来支撑?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49/96/2182/141909179.jpeg

笔者以为最为核心的有二点:第一点是食品安全,提供给食客的食材不能有假货或以次充好,当然更不能有任何的污染。第二点是鲜美的口味,这里的难点在于厨师的艺术匠心是如何做到“漫画会比长诗更深入人心”的。

毫无疑问,这二点日本人都做到了,所以,他们用他们的小确幸宣布:这个世界上的美食,我们的学生都能品尝到。这就是日本学校的给食安全总是被安置在一个相当高度的逻辑前提。

每年1月,日本的第一生命保险公司会对小学6年级以下的儿童实施“长大后最想成为什么?”的调查。男孩最理想的职业是足球选手;女孩最理想的职业则是蝉联20年的“餐饮点心店主”,第二位最受欢迎的是“保育园·幼儿园老师”。没有好高骛远,没有政治正确,一切从最喜欢出发,一切从小确幸出发,一切从人性最深处的感触出发。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