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来又有新闻说,有女大学生手举身份证自拍裸照抵押借贷,她们借钱,多数不是去救急,是去买手机,买衣服,添置奢侈品,用在了吃喝玩乐。
这事儿如果发生在十年前,可能被做成大新闻,今天的人们好像并没特别留意它,可能我们更宽容了,也许大学生实在太多,满大街都是读书十多年手握文凭的在找工作,当然,我们的神经也被社会新闻的高密度突袭得日渐麻木了。
看到这条新闻,我脑子里出现两个想法。
首先,她们犯法吗?
第二,应该多听她们说话,听她们说说短促的有故事的前世今生。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8/39/2165/140789098.jpg
1.一个女生说她不会去买便宜棉被
我在大学教书是2005年到2011年,上课7年,从教务那里领到的学生名册刚刚超过1000人。综合大学的文科,女生多过男生,来自小城镇和乡下的学生远超过来自城里的,这1000人里从省会城市来的据我知道不超过10个。
我的学生很接近目前的大学生的主体。
在冬季学期结束前,离开这个偏远海岛回家的同学只有两个选择,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能隐约感到在那几天里“飞机票”忽然成了敏感词。
校园里很多学生在排队买半价的学生火车票,寒假正是春运期间,有时候他们排一整夜,也买不到票。
曾经在路上听到学生们议论:不就是坐个飞机吗,到处说,有什么可显摆的?
有人想低调,买到打折的飞机票不吭声,别人问怎么回家,火车还是飞机?他会尽量不说出“飞机”两个字。
当然也听过有女生旁若无人地打电话:飞机票哇,买好了呀!
火车票和飞机票,相差不过人民币1000块,对于没有勤工俭学又家境一般的学生,被这薄薄一小叠钱折磨着,在她们不安的神色里能感觉得到,这1000块可能就是某个人在某一刻里的尊严。
有一年10月下旬,一个女生约我聊天,听她讲了很多读中学时候的事,离开时说到天气凉了,她说一会儿就去买厚棉被。
记得我伸手帮她开门,她忽然反回身来问我:一般会以为我要买便宜的吧,不是,我喜欢买不那么差的东西,有时候我也看看她们别人买的了。
这话没头没脑好突兀,她是很认真地转身过来,笑着对我讲了这些,虽然之前完全没有说到过棉被,也没讲到过买便宜东西。
我想,她的潜在意思应该是,宿舍里有人爱买便宜东西,她不喜欢,她偏要买好一点的贵一点的。
联系起那天我们两三个小时里聊到的,才能理解她的郑重其事。
她读的小学是可以带米在学校煮饭的,到了初中,学校不让带米了,要求所有学生交现金,统一吃食堂,每个月要交几十块。
她说:交不上啊,太贵了!
她和班上一个女生商量了个好办法,两个人合吃一份饭,两个人只交一份饭钱。
她说:后来,我们俩每次遇到都会非常非常后悔,我们两个都没长到1米6,都怪当时太傻,天天吃不饱能长高吗?
初中三年,她的记忆就是吃不饱。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30/39/2165/140789100.jpg
而高中的记忆是两个字:“饿”和“冷”。
进高中,还是住校,宿舍没有热水用,洗头发都是用冷水,当时留长发到腰,洗起来很痛苦,冷水冰得头皮麻。她说,从那时候到现在,她一直特别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