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所谓北大“花神庙”坐落于未名湖南岸,孤零零,只一座山门,旁侧有不搭界的汉白玉石件,但不知所谓何来,与原有的寺庙没有相关性。这件文物遗址与“花神”无关,倒是浸润过一位中年失意公主的无限哀愁。
我本人有幸在燕园度过四年读书时光,在此来去匆匆,只对小山门感觉好生奇怪,前后无依靠落在小丘和小湖之间,从过去时光突兀而来便带着有点笨拙的老气。大二时我们军训,在未名湖北岸一字排开卧地练习瞄准,扛得是真枪——56式步枪,当然空弹膛,只为摆个瞄准的英姿。一个星期下来,趴在湖北岸向南岸瞄啊瞄,没什么显著的目标给大家瞄,于是我们就瞄那个有些迷离神秘风情的小山门,它就被大家众矢之的般很瞄了一个礼拜。
仅仅留下山门的庙宇,就是托付山门给后人讲述其凄美的过往。而此“花神庙”,非“花神庙”也,是名“慈济寺”。是被今人以讹传讹,且继续传讹。芳名“花神庙”只是个传说,抬眼望去,门额上明白无误五个蓝色字迹:“重修慈济寺”。而花神庙被广泛传播则全拜“北大游”的导游们大忽悠神嘴所赐。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1/ninja147833189776468.jpg
未名湖畔今天俨然成了旅游热地,因为来京旅游的学生团体最爱这里“朝圣”般游玩。假期来临,未名湖畔,几乎被蜂拥而至的各类中小学生旅行团占据,就如同莫言老家的院子里野草也是仙草一般被崇拜者拔去供着,燕园里的草木沟壑似乎也是仙气十足,亲近一番必得秘籍灵丹。旅游公司总是把忽悠这种校园游当做某种契合功利心的妙如法器,好像一番游览亲泽就会让那些苦读学子多少沾上了北大的灵气,不来呢,似乎就没找到门儿。不知北大方面有没有过统计,真正考进此大学的有多少是中小学生时代因为游燕园而得了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