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邢胜燕
邢胜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9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为婉约词人,比较柳永与秦观词的不同?

(2013-05-20 10:00:21)
标签:

教育

柳永在词的创作上的新变(特点):

1、发展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 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创用新调。在两宋词坛上, 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 体制始备 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2、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即变“雅”为“俗”。柳永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 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 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 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3、大胆革新词的语言 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 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4、词的内容, 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另外, 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5、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 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

6、抒情言志上看,就基本上是一种“男欢女爱”、“偎香依暖”的十分世俗化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从塑造或描绘的人物形象来看破,也基本是一群世俗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在艺术风格上表现现为对于传统词的“放大”,以及对于传统词风的“俗化”,但是却俗不伤雅,风格上的雅俗共赏。他的这种表达,有着重大的词史意义。

7、在艺术技巧方面,柳永词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成熟地运用了长调词适于铺叙、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特点,为后人在词中融抒情、叙事、说理、写景于一体,容纳更复杂的内涵,开拓了新路。

柳永的这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永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

秦观词在创作上的新变(特点):

1、情韵兼胜。在北宋词坛上秦观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词的内容并没有脱别恨离愁的藩篱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 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2、采小令之法入慢词。秦观则以小令作法的长处弥补慢词创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达到情韵兼胜的审美效果。

3、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古之伤心人”。秦观一生积聚了满腹伤心失意的泪水但他作词不像苏轼那样直接倾吐内心的苦水而是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类型化的离情别恨之中即周济所说的“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从而给传统的艳情词注入了新的情感内。

4、他的词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即作者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构成鲜明的形象,并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倾注于这些客观景象中,从而使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语言清丽、自然、少用典,少陈词,而且音律谐美,充分体现出词体语言的本色。极富艺术表现力,达到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艺术效果。南宋词人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二者的不同:

柳永的词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秦词则是“思致绵丽,而气体轻弱”。因而一直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最能代表其词作风格的当推那首: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往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鸭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别时的伤感,往日的柔情,别后的思念,层层铺叙,但情思又并非一泻无余,而是情一点出,即用景物烘托渲染。这首词写得缠绵婉转,一直被视为婉约派的典型代表。秦观词最大特点诚如清人贺裳所说:“少游能曼声以合律,写景极凄婉动人,然形容处殊无刻肌入骨之言。”

由于身世的影响与性格的软弱,秦观没有象柳永那样在词的形式或艺术技巧方面进行大胆的探讨和新的尝试。这就使秦观只能在婉约词的传统影响之下,在比较狭窄的生活范围里向反映内心生活这一方面进行开掘。所以,秦观词虽有自己的特色,艺术上也有所前进,但在那新旧交替与名家辈出的时代,他只能成为有特色与有影响的词人,却不能成为第一流的大家。

秦观是一个感情丰富且愿意付出情感的词人,无论是突出恋情相思还是凸现“身世之感”,他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这与柳永对待歌妓多数时候只是戏谑、玩耍的态度不一样,柳永词容易流于肤浅、流于色情,秦观类似题材的作品就显得纯净、专情、深挚了许多。“欲将幽事寄青楼,争耐无情江水不西流”(《虞美人》)、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阮郎归》)、“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虞美人》)、“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南歌子》)、“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临江仙》)等等,都是沉挚感人的“天生好语言”,是词人情感真实含蓄的流露。

秦观的词敏锐细腻,精微幽美,温柔委婉,在表现词的阴柔美方面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冯煦称赞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秦观的个人气质与文体特征已经融而为一。词是在花前月下、酒宴之间发展起来的,传唱于歌儿舞女之口,即使是男性作者也模仿女性口吻创作,这一切注定了词的浓厚的女性文学特征。秦观多愁善感,女性气质偏浓,这些性格特征恰恰帮助他更深入地理解词的女性文学的本质特征,更容易体察词的“要眇宜修”的幽微特性。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这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而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

在词的结构方式方面,柳词是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有叙事情和隐约的情节性。

在写景抒情上,秦观也不像柳永用赋的手法将情景分开来加以详细地描绘抒发,而是用比兴的手法将二者融合起来,形成鲜明的审美意象,凝练含蓄,富于节制,从而诱发人的审美想象。秦词中那长调的形式,铺叙展衍的手法,缠绵真挚的感情,细密妥贴的结构,都可以说是深得柳词的精髓。

然而,秦观学柳永的词,绝不是邯郸学步,他学得很巧妙,主要从全词的意境,总体构思和表现技巧上去学,因此他的一些词尽管和柳词相似,但绝不雷同,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他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纠正柳词的毛病.他扬柳词所长,避柳词所短,把小令的风韵婉美引入了长调的铺叙,使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平易中有紧凑,发露中见含蓄。他发展了柳词擅长抒情的特点,但笔力更轻柔细腻,感情真挚醇厚。他学习柳词层层铺叙,曲折尽致的手法,用以铺叙环境、铺叙景物、铺叙人物的动作和丰富的感情世界,但铺而不散,不断深化,使情景更加浑融无迹,意境更加婉丽工细。他学习柳词那通俗明白,“到口即消”的语言,又补充以二晏的典雅艳丽,李煌的鲜明生动,使词的语言更加清新雅洁,工巧妥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