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梅
雪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83
  • 关注人气:1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上)

(2014-12-31 00:59:57)
标签:

转载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上)

                   ──寬叻◣熡^音菩薩聖誕開示

[转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上)

 (一)觀音菩薩.不可思議

     有史以來觀音信仰一直流傳,菩薩顯靈感應事跡亦多不勝數,很多人認為是迷信及神化,包括不少出家人及佛弟子,都不全都認同觀音信仰的事實,其理由是「沒有科學根據」。

    其實,無常世事,千變萬化,科學亦不能預測所有事實,否則不會有那麼多的災難。就以今次日本因地震引發的核危機便是很好證明,未發生此事之前,如果有人預言核能將會造成災難,相信很多人會說是「杞人憂天」;未發明視像電話之前,如果有人說以後可以通過大氣電波,能與你相隔萬里的親友面對面交談或開會,會被罵為「白癡」或「神經病」。如果所有科學家都信佛所說,他們的研究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是觀音菩薩生日,現在就根據煮雲法師編著的《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講講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的緣起,及一些菩薩顯應之事。

 

(二)普陀山的緣起

    相傳普陀山以前是一座蛇山,山上有一大蛇王與牠的子孫住在那裡,蛇王把山頭當是牠的私家產業,不許任何外人入住。有一天,觀音菩薩化作一老比丘,向蛇王借山開道場,度化娑婆迷昧的眾生。蛇王認為此山是我開的,此樹是我栽的,是我將來萬代子孫的根據地,不能隨便讓人侵入,於是堅決拒絕。菩薩見蛇王蠻不講理,亦很不客氣的說:「山河大地是大眾所有,你憑甚麼本事獨佔而拒絕外借呢?」蛇王說:「我能現出原形,圍繞此山三匝。」菩薩笑說:「若你真能現形圍繞三轉的話,我就不向你借山,但如果不能,你就要答應借山給我。」蛇王說:「我幾乎天天都在繞山三匝,怎麼會不能呢?如果我的身體真不能圍繞此山三匝的話,我就借山給你開道場吧!」菩薩說:「好的,一言為定,不可失信啊!」蛇王挺起胸脯地說:「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完便搖身一變,現出千年怪蟒的原形,粗大的蛇身慢慢在蠕動,觀音菩薩亦哂蒙裢ǎ堰@山慢慢地放大,蛇王拚命地圍圍圍,菩薩輕易地放放放。蛇王奇怪,怎麼平時很容易圍繞的,為甚麼今時卻老是繞不完的呢?最後,筋疲力盡,不得不投降放棄,對菩薩說:「今天真倒霉,不知為甚麼一轉都圍不上。願賭服輸,山是可以借給你,但你也該顯點神通給我看看,使我甘心情願。」菩薩笑說:「那很容易,只要我手一指,這個地下的一塊石頭馬上能夠現出紫竹林來。」說完用手一指,忽然地上的那塊白石就現出無數的紫竹來,成為以後普陀山紫竹林的出典。當地居民亦因此把紫竹林印在小石上,經加工打磨後,做成紀念品供遊客購買作為紀念。

    話再說回來,蛇王領教過菩薩的神通後,雖然很佩服,但想到全家將流離失所,仍是心有不甘,便問菩薩甚麼時候歸還。菩薩說:「那一天全山聽不到我的弟子敲木魚的聲音,或者千步沙前的海潮音聲不響了,那時我便把山歸還給你。」

    現在的普陀山,已發展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更是四大菩薩叢林之首,有八十餘家院庵,一百六十多個茅蓬,每天木魚音聲不絕。而千步沙的「海潮拜浪」不因為風向而浪轉,無論吹甚麼風,千步沙的潮水依然是一波一波的向前撲,似乎在朝拜觀世音菩薩。而千步沙這裡的潮音,聲若雷轟,又似萬馬奔騰,響遍全山,住在附近的更是震耳欲聾。《普門品》中說:「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學佛最難是信,因此,大家對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護眾生的心,要深信不疑。

 

(三)揭開普陀山普濟寺「不開前山門」之秘密

    煮雲法師在《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中揭開一件普陀山普濟寺內鮮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該寺的前寺山門為甚麼永不打開的呢?為了此事,老法師作了大搜查,數次翻閱《普陀山誌》,問過普陀山上大小寺院的當家及知客,都無人能提供具體答案。最後,只有一個住寺的老人對他說:「這山門要當今天子,皇帝萬歲,御駕親臨本寺,方才可以開山門迎接聖駕,平時甚麼人來也不許開的。」這種語焉不詳的答案,煮法師迫得在神話傳說裡找出原因。

 

(四)觀音漫遊天台山

     話說南海普陀山的觀音大士,有一天登上佛頂山,遙見天台山國清寺風景幽美,很多頭陀在那裡川流不息地往還,菩薩立即想到該處走一遭。心才起念,步即起飛,跨過「觀音跳」抵達天台山(按「觀音跳」在紫竹林那邊,現仍留有菩薩跳過的足跡,印在石上,傳說觀音菩薩是由此跳過海而抵達天台山的)。菩薩來到天台山,看見如茵綠草,如畫風景,真是不奕樂乎!又見國清寺的羅漢,三五成群的聚在門外,東張西望,在找尋來山進香的大心檀信,希望與大眾結緣。這時的觀音菩薩,化身為居士,混在人叢中,不料卻被那些羅漢團團圍住,要向他化緣。菩薩以佛眼觀見他們都是證果的阿羅漢,知道是一家人,但羅漢不在禪定之中,不知他是觀世音菩薩,倒是方丈大和尚道德高尚,另具慧眼,知悉這不速之客定是大菩薩降臨,於是連忙出來招呼,請問是那座名山的大菩薩,觀音菩薩亦不隱諱身份,說:「我是南海普陀山的觀世音,今天特來貴山一賞名山勝境。」那些羅漢聽說觀音菩薩來了,高興得不得了,忙著請大菩薩住下來,接受供養,成為後來俗人說的:「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未完待續)

[转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